民以食为天,今年食品药品安全首次被纳入民生工程,除加强药品监管外,食药监、农业、教体、质监、工商、商务、水务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加大了对粮油、果蔬、肉类、乳制品等日常生活大宗食品的监管,特别是进行全产业链监管监测,市民避免了“吃出问题”的尴尬。昨(8)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他们纷纷表示,更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让大家的健康多了一份保障。
1食品药品公众查询仪器
市民爱用
“这个药是正品!”昨日记者在中心医院大厅看到,市民赵先生将刚刚拿到的药品,放在“食品药品公众查询系统”电子仪器上一扫,上面显示了一组信息,与包装上的信息完全相同。“有了这个系统,假冒伪劣药品再也骗不到普通市民了!”赵先生说。
这种安装在大药店、医院等人流量集中的电子仪器,是绵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年研制的公益性产品,属全国首创,并申报了国家专利。将其安装在公共场所,让广大市民都来参与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督,也符合“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监管理念。如果信息有误,那就能基本判定是假冒伪劣药品,群众可以立即拨打12311全国统一24小时电话进行举报,食药监执法人员就能赶来处理。
按照全市民生工程要求,今年,绵阳市将安装食品药品公众查询管理系统50台,目前已经完成32台,覆盖绵阳城区、北川、江油、平武、三台等地的餐饮店、药店、化妆品店等,市民十分喜爱该系统,让大家能放心地消费。
2食品药品监测覆盖面更广
效果更好
近日,记者来到游仙区玉河镇采访时看到,镇政府大门旁,赫然挂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的牌子,这标志着食品药品监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最基层。当地村民老徐告诉记者,哪怕是农村请客摆上几桌酒席,食药监管理站也要进行食品检测,保障不发生食品问题。“党和政府太好了,为老百姓考虑得硬是周到哦!”老徐说。
市食药监局资料显示,全市药监系统上半年重点对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旅游景区、农家乐等场所进行监督抽样和快速检测。1—6月,全市食药监系统共监督检查餐饮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单位19200家,保障了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建议
增加街头查询机数量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建议,加大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品种覆盖面和频次,增加食品药品公众查询系统仪器的数量。市民们把“食品药品公众查询系统”亲切地称做“查询机”,市民董女士说,现在绵阳城区才20多台查询机,很难满足市民查询需要,希望政府多安装些,尽量设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地方,便于群众查询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的信息。
(张世东 翁慧 本报记者 孙兴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9日,绵阳境内普降大到暴雨。中午12时35分,绵阳市119指挥中心接报警后迅速调集三台、涪城、直属中队30余名官兵,一艘橡皮艇和一艘冲锋舟赶赴涪城区丰谷镇现场救援。直至当晚9时10分,消防...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