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1日,市纪委监察局在腾讯微博平台上开通名为“绵阳清风”的官方微博,介绍工作动态、宣讲廉政文化、解读政策法规、收集新热难点问题,成为省内纪检监察系统内敢“吃螃蟹”的“微博急先锋”。微博开通近半年,总点击量超过60万次,成为了绵阳市纪检监察机关与网民沟通交流的新平台。
精彩纷呈受到网友热情追捧
今年1月11日,“绵阳清风”首条微博发出,点击量和阅读次数超过400次。接着,管理人员趁热打铁,连发两条廉政信息,短短15分钟,点击量和阅读次数突破700余次。“点击量上去了,但头一个月的粉丝只有200多人,未达到预期!”经研究分析发现,在网络信息时代,仅依靠“纪委”的招牌很难吸引更多的“粉丝”。
对此,“绵阳清风”转了思路:扔掉“官腔”,学会“网言网事”,大刀阔斧改版,全面调整语言风格,亮出“亲”、“给力”、“围观”、“纪委style”等网络热词,同时管理升级,内容图文并茂、语言清新,很快“绵阳清风”微博火了。5月29日,“绵阳清风”微博又在新浪开通。截至6月24日,腾讯、新浪“绵阳清风”微博粉丝达到17000余人和7000余人,成为“本地名博”。
打开窗口掀开纪委神秘“面纱”
今年2月26日,市纪委监察局举行首个“开放日”活动,邀来社会各界30余名代表走进办公室,“零距离”接触纪检监察工作。“绵阳清风”微博将代表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手机进行“直播”,在“粉丝”中引起强烈反响,点击和阅读量很快超过6800次,“敢于接受阳光监督”、“开放很给力”等评论纷沓而至。
这是“绵阳清风”微博作为阳光纪检窗口一个缩影。进入“绵阳清风”,绵州廉讯、基层廉情、廉政直播、廉政要闻、廉政轶事、廉政漫画、微警示等众多鲜活的栏目,让网友在第一时间知晓纪检监察工作,又能与纪检监察机关对话沟通、反映诉求,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小中见大开启廉政文化建设“微时代”
“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一日如年,难熬。”打开“绵阳清风”微博,像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绵阳清风”微博开启了绵阳廉政文化建设的“微时代”。“我们有针对性发布了廉政漫画、廉政寄语等信息,让党员干部和网民能在微博上学习和感悟廉政文化。”微博管理员介绍,微博中大量的廉政故事、小说、漫画、图说准则及真实案件事例,更直观形象,易于接受,许多网友都在留言中留下“大拇指”。
运用微博的全新平台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绵阳清风”确定了新的理念:把握“微时代”,推进反腐倡廉的“微创新”,增强领导干部“微能力”,打造廉政文化“微阵地”。目前,“绵阳清风”正积极整合手机报、微信等新发布平台,全面构建廉政文化“微体系”。
快速跟进“回复+调查”让真相零时差
“微博开通不仅仅是发点信息、整点内容就完事,还希望通过微博了解群众诉求,并帮他们解决问题。”“绵阳清风”微博开通后,粉丝及网友借此向纪检监察部门反映问题的留言多了。
针对于网友微博所反映问题,市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严谨调查,对经调查发现没有问题的,通过微博还原事件真相;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按程序及时处理,同时公布结果,让真相零时差。3月17日晚,一条内容为“某小区里面有药房还是有制贩假药?一大早就带领全家人在小区执法?有公务车司机在某小区与保安发生争执并附有4张车辆图片”的微博@并私信给“绵阳清风”。微博管理员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安排专人展开调查,发现情况属实,第二天就按照党政纪规定对当事人作出严肃处理,并向网友公开反馈,赢得网友好评。
(晏华成 本报记者 任小昌)
新闻推荐
温州旅游以山、水、海、购物四大特色著称,雁荡山、楠溪江、江心屿、洞头等景区在国内独树一帜,有山有水,还有各色琳琅满目销往全世界的各种商品。日前,温州市旅游局来绵阳打出“山美、水美、产品美”...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