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刚 本报记者 张伟
“学校通过结对共建,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少年宫建设的思路很好,它既有效的提升了乡村少年宫办学水平,又促成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志愿者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今年3月7日,中央文明办三局副局长吴向东在对龙门镇乡村少年宫进行考察时,对涪城区乡村少年宫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4月28日,在全市第二届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成果展暨青少年技能大赛上,该区共展出作品180余件,获得特等奖14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6名,连续两届保持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截止目前,涪城区自建少年宫50所,其中乡村少年宫18所、社区少年宫32所,实现了学校少年宫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和街道。每逢节假日,少年宫就会成为城乡孩子的好去处。
乡村少年宫留守儿童不再寂寞
每天上午活动时间,走进吴家镇乡村少年宫,就会听到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诵读声;看到操场上生龙活虎、大汗淋漓的学生;每一个功能用房和教室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学生或对弈于棋坪,或在讲台上指点纵横、激扬文字,或挥毫泼墨,描绘心中的蓝图……今年暑假,丰富多彩的乡村少年宫活动,为吴家300多名留守儿童的假日增添了缤纷色彩。
吴家小学享有“全国千所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美誉。新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共占地14亩,建筑面积2000平米,川西民居风格,一层院落式。整个中心新建功能室八间,办公室一间,宿舍七间,食堂一幢,篮球场、排球场、两百米环形跑道简易运动场各一处,既相对独立,又与学校有机融为一体。吴家小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行“一校三用”,即上学期间是幼儿园,放学后和节假日是乡村少年宫,同时还是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真正做到以“生本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一班的学生杨颖在活动感言中说道:“学校的少年宫活动,我参加了舞蹈兴趣小组,每一次的训练都让我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我逐渐变成为快乐的小天使。”学校少年宫舞蹈队的小天使们,每天都用自己的汗水谱写美丽的华章,他们的付出也收到了巨大的回报,在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屡屡获奖。
“咚咚呛,咚咚呛……”一阵激昂的锣鼓声迎面传来。这是学校的腰鼓队在活动了,看他们一个个神采飞扬的样子,一个个迈着十字插花的步伐,宛如一朵朵跳动的火焰。边上一位看表演的家长指着其中的一名跳得正起劲的孩子:“我家这孩子特内向,体格也不好。自从参加了腰鼓队后,这几天天天在家里又跳又唱的,看到孩子的这些转变,当家长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腰鼓队的张茹叶同学高兴地说:“从电视上看到那些打腰鼓的人打得那么好,不知道有多羡慕,现在,我也会打腰鼓了。”
社区少年宫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肖奎同学参加全市青少年游泳比赛获8个单项第一;130余名同学作品参展全区首届素质教育网络展示活动,58人获一二三等奖;涪城区经典诵读一等奖……近两年,安昌社区少年宫捷报频传。
安昌社区少年宫位于安昌小学内,占地面积506平方米,内设图书室、阅览室、绿色网络室、多功能室、服装室、器材室、道具室。同时,为了拓宽少年宫活动场地,更好的为少年儿童提供学习、娱乐场所,学校操场、德育室、少先队活动室、乒乓球室、围棋室、心理咨询室、实验室、书法室、图书室也列为少年宫活动场地。该少年宫本着“全面发展、德艺并举”的教育理念,以“提升素养、培养习惯、发掘潜力”为活动主线,以“经典诵读、德育教育、才艺培养”为活动内容,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的孩子平时不愿与父母沟通,参加活动后变得开朗起来了。”“我家孩子过去沉迷上网,无心学习,参加少年宫活动后,学习积极性提高,我们省心多了。”安昌社区少年宫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参加活动后,更懂事、与父母关系更融洽了。
把小学生培养成在家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今年,安昌社区少年宫以“五小”道德建设活动为载体,创设各类体验主题教育活动30多个。在今年“母亲节”、“三八”节期间,少年宫分别组织开展了“为母亲献孝心”、“亲亲母亲”征文等活动,在开放互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让孩子和家长得以更好地体验亲情、体验成长、关心和信任。正如一位妈妈所说:“我一直认为孩子很自私、很自我,今天通过‘我给妈妈献孝心\’活动,我发现孩子对我很了解,他知道我喜欢什么,他知道关注别人。”
破解难题四大举措构建长效机制
今年5月,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遵义召开,该区的“一师两用、结对共建”等多项经验在会上交流。
一师两用解“师资难”。“平时在学校上课,周末在乡村少年宫上课,虽然忙一点但日子过得很充实!”在吴家镇乡村少年宫国画活动室,镇小学的美术教师董福林正在悉心指导孩子们练习。像董老师这样平时在学校任教,周末在乡村少年宫任教的教师,吴家镇乡村少年宫有20多个。该区采取“一师两用”的方式,破解乡村少年宫师资瓶颈。截至目前,该区已有400余名中小学教师,成为乡村少年宫的辅导员。同时,该区还组织爱心人士、民间艺人和有特长的家长,建立起乡村少年宫教师志愿者队伍。
结对共建解“资金难”。该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的投入模式,破解资金“瓶颈”。该区以结对共建为契机,让12个乡镇的22所农村中小学与22个单位结对共建,多方面支持结对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从去年起,全区每年都将安排4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乡村少年宫基础设施维护和辅导员交通、生活补助等日常运行经费,并按照0.5%的比例逐年增加。
名校帮扶解“管理难”。该区充分借助全国先进少年宫——绵阳市少年宫的先进办学理念和雄厚资源,不断提高乡村少年宫的办学质量。市少年宫派出最优秀的教师,定期下乡指导学生、培训教师,还帮助乡村少年宫制定管理方案、课程计划、美化环境、营造氛围,毫无保留地传授办学经验。据悉,近一年来,绵阳市少年宫先后举办针对乡村少年宫教师的培训活动8次,培训教师500余人次。
突显特色解“教学难”。该区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重点打造传统文化、科技活动、心理健康和法制安全4项教育,各乡村少年宫开办了国学班,引导青少年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设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兴趣活动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场所,增添设施设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学习法律法规和相关避险自救知识,提高孩子们知法、守法和自我安全防范的意识。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日上午,绵阳市12355青少年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举行主题为“心理咨询的基础理论之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读书会,与会人员就如何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冲突等问题展开讨论。据了解,认知—...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