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6)日,是科博会的最后一天,虽然参观的人数比15日减少,但是在展馆内外,市民的热情未减,带着“学科学、用科学”的目的来参观的市民仍旧很多。场馆内外,掀起阵阵科普浪,直到下午闭馆时,仍旧有很多市民不愿离开。
带上干粮
泡在展馆学科学
与前几日相比,昨日的科博会带着干粮前来参观的市民明显增多,在参观时拿笔记录和拿DV录解说人员讲解的人增多。
在翼龙无人飞机前站了一个小时也不愿意离开的吕宏告诉记者,他和女友都是科技迷,他们双方的父母分别从事的是工程师和教师职业,都喜爱科技。得知科博会要在绵阳召开,一家人都特别兴奋。科博会开幕后,他们一家显得很淡定,只是他在13日预展时来走马观花“侦查”了一次,回去后一家人综合他“侦查”的消息,觉得最后一天去参观最合适。因为这天工作人员相对要轻松一点,可以将那些参展东西的使用原理给他们介绍得更加清楚,因此他们带了干粮,做好在展馆泡一天的准备。进馆后,一家人根据各自喜好,分头参观。
忙碌家长
带着疑问替孩子学习
这次科博会更加激起绵阳市青少年学科学的激情。尽管昨日学校不放假,但是仍旧有不少喜爱科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展馆进行科普知识学习。有的小朋友不能再来,就让家长带着他们的疑问到展馆学习,回家后再给他们传授。
在3D打印展示区前,60岁的蒋玉庭老人连续问了工作人员7个问题,并用DV将工作人员的解说以及打印演示过程全部录了下来,在展台前忙碌了近2个小时。老人告诉记者,他的孙子在城区一所学校上小学,15日放假跟着其父母已经来了一趟,但是由于人多,没有搞清楚3D打印的原理,于是昨天老人就带着孙子的疑问,前来赶会。老人怕回去给孙子转诉不清楚,还专门花了三个小时学会使用DV,以便做详细记录。
争分夺秒
科技迷赶时间秀成果
科博会开展几天,让许多科技迷增添了智慧。有的科技迷将他们已经成熟的成果拿出来秀,寻找市场;还有的科技迷根据这几天所见所闻,将自己曾经的发明争分夺秒进行改进后,昨天拿到会场展示、交流。
龙先生去年发明了益智奶瓶,这种奶瓶利用声光技术,可以激起孩子吃奶时的兴趣,有效吸收营养,在外地的他没有赶上科博会开幕的时间,昨天一早他就带着简易的宣传单到现场叫卖他的成果。
昨日下午,展馆已经做出“只出不进”的闭馆准备了,一位叫刘进的男子带着其前两天看了科博会后的灵感,将昨日上午才画好的一个便捷式太阳灶草图拿到现场,与有相同爱好的科技迷进行商讨,并向在现场展示光伏产品的展商请教。他说:“科博会是科技迷交流、讨教的最佳机会,所以我一分一秒也不能错过。”
意犹未尽
小科技迷带着遗憾撤展
这次科博会,为展示绵阳市素质教育成果,特意将绵阳市一些中小学生的科技小发明进行集中展示。昨日下午,科博会落幕,这些参展的小科技迷们意犹未尽,撅起小嘴巴撤展。
东辰学校魏开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学校有2000多名小科技迷,其中很多发明已经可以用到重大生产领域和老百姓生活中。这次展位有限,同学们都想来,学校只能采取选拔的方式,每个班只能来一个,而且还要轮流。来了的孩子看了其他学校孩子的展示,参观了主展馆的展示,觉得很过瘾。
仙海学校虽是一所农村学校,但师生们制作的机器人去年参加亚洲机器人比赛,夺得亚军。昨天已经通知撤展了,几位参展的同学还在盯着自己的机器人琢磨,一个同学说:“我看了那些主展馆里的机器人,觉得我们这个还可以改进,就是不晓得咋个改,我还想多摆几天跟他们的比较比较。”
(本报记者 同拥军 实习生廖梦琦 文/图)入迷的参观者 (本报记者同拥军摄)看仔细点 (本报记者苏东华摄)实在是太神奇了 (本报记者同拥军摄)仰望太空 (本报记者同拥军摄)小机器人蛮好耍的 (本报记者苏东华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6)日上午,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绵阳创业投资环境论证会在长虹大酒店举行,来自国家、省、市及全国十余家证券公司的百余人齐聚一堂,就如何培育绵阳投资环境、引进北京高端投资机构资源带...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