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泥巴雕塑活灵活现,像真人一样!”近日,记者在圣水寺上山梯道上看到,正在修建的吉祥门两侧,各种泥塑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吸引过往游人驻足观看。原来这些雕塑出自江油农民泥巴匠李能胜之手。今年48岁的李能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从小喜欢玩泥巴,用泥巴制作泥人,后来与泥巴结下了缘,选择这门手艺也改变了他的生活。
“泥雕塑像如同画工笔画一样,心到手到,细致精准到肌肉血管,才能展示人物内心的精神力量。”沿着石阶两侧水泥雕塑罗汉群一路往上走,李能胜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打磨修整塑像的细节与要点。据李能胜介绍,从事这行技术,缘于他初中刚毕业后参加涪城区文化馆举办的2个月美术培训。之后,通过四处拜师学艺,学习收集了一些民间传统泥塑技术。干这一行十几个春秋,他一有时间就看书,学习美学、哲学、佛学,反复琢磨传统浮雕、元雕、空镂雕技法,苦学古今东西方文化和传统现代泥雕塑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他和他率领的团队创作的多组泥塑群雕人物、九龙壁群雕等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及国际友人的称赞。他说,艺无止境,通过自己的努力,希望绵阳的民间传统泥塑能不断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李晓平 文/图)
新闻推荐
开栏语:国家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通过开展乙肝、肺结核、艾滋病三大传染病筛查,采取用相关干预措施来降低三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十一五”期间,项目为绵阳市102万人进行了免费体检...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