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7个多月时间,4个阶段的扎实工作,经开区广大党员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心灵上经受了一次大洗礼,思想上经受了一次大碰撞,既接受了学习教育,又增强了群众观念,更付诸了实际行动。有的领导班子成员说:“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一度丢失的法宝又找回来了。”区党工委书记毛一兵表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凌晨 本报记者 夏宁
提升思想 学习教育触及灵魂
在学习教育阶段,全区紧紧围绕反对“四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集中开展好理论宣讲教育、先进典型引导教育、帮扶实践教育、反腐倡廉警示四项专题教育。做实个人自学、集中研学、实践教学、宣传促学和领导讲、专家讲、典型讲“四学三讲”。特别是在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区党工委特别组织了领导党员干部到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庭审原经开区城南街道工作人员尹某在拆迁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一案,用身边人、身边事的鲜活案例为全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深刻的党风廉政教育课。旁听人员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现场接受教育,提高了自身拒腐防变能力。
该区还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方式,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七个专题讨论。通过开展讨论,每个班子和党员、干部明确了1-2个即知即改的具体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使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一次深刻教育。
聚焦“四风”敞开大门听取意见
该区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函、谈心谈话、基层问症等方式,广开言路、积极搭建和畅通干群沟通平台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开门评风”,“百姓听音”,“开门纳谏”等活动,全区各级机关部门(单位)向干部职工广开言路征求意见建议,相互排查慵懒散拖等“四风”问题。经过汇总梳理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91条,各部门(单位)对照意见抓整改,认真制定了整改计划,明确了整改时限。在开展“三走遍一深入”活动中,经开区县级领导、机关和镇(街道)、村(社)等各级干部积极行动,通过入户走访、会议座谈、面对面交谈等方式,认真倾听诉求,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深刻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走访3个镇(街道)25个村(社区),走访22713户,召开集座谈会108场次,收集“四风”突出问题104个,收集意见86条。
查摆问题 相互批评开诚布公
在查摆突出问题中,该区认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谈心做到了“全、透、深”。领导班子在交心谈心对象上“四必谈”,一对一、面对面,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先后开展谈心交心近40次,相互帮助查找问题142个。真正做到了谈者诚心、听者虚心、双方交心,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相互批评敢于动真碰硬。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重点谈对自身存在问题的认识,深挖思想根源,从“四风”角度反思个人需改进的地方,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诚恳征求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与此同时,该区还扎实开好民主生活会,批评做到“见筋见骨、主动亮丑”。党工委班子及成员之间,认真、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位班子成员自我批评后,其他班子成员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敢交锋、真开炮、讲正气的原则,直截了当对其进行批评,许多意见还点出具体人具体事,摆事实、举事例,单刀直入,直戳痛处、充满辣味。班子成员相互间共提出批评意见142条。
专项整治建章立制正风肃纪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反财经纪律,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超编和超职数配备,“三公”经费开支过大,干部“走读”等问题,该区着力聚焦“四风”抓整改,聚焦“八项规定”抓落实,一项一项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影响干群关系的各级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对4个单位的责任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对不符合财经纪律支出的“三公”经费进行了退还。2014年1-6月全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2.3%,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全区还进一步推行和规范了干部佩证上岗制、干部去向公示制、干部首问责任制、领导干部接访制、限时办结制、百名干部进社区制度及建立整改的长效机制,共计修订、制定各种制度56个。
全区注重服务群众的细节,松垭镇在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推行AB岗工作制。方便了百姓办事,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优化对企业的服务,解决新注册科技型企业办公场地问题,区管委会将清退出的机关干部办公用房1000余平方米,积极打造绵阳国家级经开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目前已经入驻近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为民服务中,经开区积极开展“党员义工日”、领导干部联系“一户贫困户、一户拆迁户、一户骨干企业”等“七个一”活动、百名干部进社区等活动。今年以来,区党工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3次志愿服务活动,带头义务植树、清除城市“牛皮癣”广告、清理了绿化带、清理街角胡同垃圾,通过设置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点,关爱“空巢老人”等行动服务群众。该区各级干部自发帮扶困难群众150余人,为群众解决行路难、入学难、就业难等问题100多件,仅今年已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2期,近万名失地农民和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再就业和再创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谢艳将绵阳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根本在人才。日前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鲜明地展示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支持创新创业的坚定决心。作为市级主要人才工作...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