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金容
近日,一名86岁的老人委托他人,将她购买的过冬衣物送到三台夕阳红养老院的老人手中,这也是她连续14年向这里的老人献爱心。然而除这家养老院负责人见过老人两次面外,其余的人都未见过这位老人,大家只知道她今年86岁,因为老伴姓甘,大家都叫她甘婆婆。
受助人心声
好想见一见甘婆婆
记者近日来到三台夕阳红养老院时,136位老人正在领取甘婆婆送来的过冬保暖鞋,老人们边领取物资边说:“真要感谢甘婆婆。”老人们说,14年了,他们每年都要收到甘婆婆送来的礼物,夏天送板蓝根、夏桑菊,冬天就送衣服、鞋子、帽子……
但是一提到这位“甘婆婆”,老人们又很遗憾。因为他们几乎没多少人看到她。“我在老年公寓十多年了,都没见过她”,70多岁的喻大爷说,他的愿望就是想见一见甘婆婆,当面说一声感谢。其实老年公寓的院长石永祥也只见过甘婆婆两次,每次捐赠的物资都是老人托人送来,或者她在商家下好订单,由商家负责送到公寓,或者商家电话通知公寓的工作人员到商家取。当初大家只知道她老伴姓甘,所以大家都叫她甘婆婆,直到几年后,大家才知道她姓徐。曾经很多老人都想去绵阳看她,她都推说自己不在家。甘婆婆告诉老年公寓的人,不要来找她,有时间她会来看大家。可多年过去了,甘婆婆依旧没有露面,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年雷打不动捐赠来的物品。
商家回忆
老人坐着轮椅来买鞋
石永祥告诉记者,14年前,甘婆婆为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的公寓买来桌子、椅子、电视等物品。这之后,她每年都会给老年公寓送东西,即便后来老年公寓情况有所好转,她依然坚持。“在我有生之年,你把这些老年人照顾好,我就心满意足了。”甘婆婆电话告诉石永祥,她有退休工资,平时可以省点用,而公寓里有一些没工资的老人,很可怜,她想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
刘会是一家鞋店的老板,这次就是她通知老年公寓负责人石永祥来拿鞋子的。回忆起见到甘婆婆的情景,她深受感动,“婆婆坐在轮椅上,由保姆推着,说想买有后跟的拖鞋,送给敬老院的老人”,因为店里鞋子不够,刘会还专门去批发。这期间甘婆婆经常来询问鞋子的事。当136双拖鞋全部准备妥当后,甘婆婆却让刘会给老年公寓打电话,让他们直接来店里取。当时刘会很奇怪,“为什么不自己送”。后来石永祥告诉她,甘婆婆一直都默默地做着善事。
记者连线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通过多方打听,记者得知86岁的老人住在绵阳城区,由保姆照看着,有时候也住在成都儿女家,但没人知道她具体在哪。记者要到了甘婆婆的电话,希望见面采访,她却说:“我是流动的,谁也找不到我,你们也不用来找我。我已经老了,没有什么能力。去做志愿者,别人会担心我摔倒,所以就只能送钱送东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希望全社会年轻人能够多做点善事,多帮助一些老年人。”
新闻推荐
星期天,我准时来到了少年宫学画画,又可以见到周老师了。周老师是我特长班的老师,她长着一张和蔼的脸庞,乌黑的头发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别看她外表温柔,但在学习上却严格。周老师教我们,让我们大...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