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购的兴起,近年来,11月11日已演变为“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在“双十一”期间赚个盆满钵满,无论是网店、物流、还是线下实体店,都摩拳擦掌,使出各种招数,在前期就做好了应对“双十一”狂欢购物潮的准备。
□本报记者 李春梅/文 王耘/图
网店
信息流畅 备货充足只等“双十一”东风
“亲,双十一福利来了,1元秒杀100元超值现金券!”“姑娘,50款新品5折,150款3折起免邮必须的!”“亲爱的会员,双十一专享神秘福袋只等你来取哟!”这几天,“网购达人”李女士的手机信息库里已塞满了网店发来的这些诱人信息,每天少则几条,多则十几条。随着“双十一”的临近,信息量越来越多,微信里也收到网店老板要求加“好友”的信息。利用网络,将商品信息发布给客户,神通广大的网店老板将网络信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让那些把网购变为习惯的人们垂涎欲滴,无不跃跃欲试,只等“双十一”一到,就下手“败”光钱袋子。
网店不光是在信息广告发布上做好了这些事前“功课”,在货物储备、硬件设施上,也早已准备得妥妥贴贴。在南河某小区,经营手工皮鞋的网店店主冯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因为“双十一”遭遇电路短路,他的损失不小。今年,他不仅在上月末备足了近千件货源,还增加了三台电脑,临时请来两位朋友当“客服”和发货员,并早早让电工上门检查了家里的线路。“双十一就像一阵春风,我们做网店的就等着这股风大赚一把!”冯先生笑眯眯地一边盯着电脑,一边和记者聊着。
实体店
抢占“双十一”商机打出“疯狂打折”牌
“双十一”进店有礼、“双十一”一元“抢”手机、“双十一”本商场所有品牌服饰五折、满千元再返现金100元……近日,记者逛了一圈绵阳城区发现,面对“双十一”这块大蛋糕,无论是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电器商行、汽车商家,还是遍布街面的衣饰小店,都贴出了“双十一”优惠、打折、让利的促销海报,想分一杯羹。
一家百货商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从11月6日开始,为期一周,促销力度也是盛况空前。
商家借“双十一”推出的这些促销手段,并非单纯的噱头,而是实打实与网店抢占客源。面对网店的威胁和冲击,大店不得不“跟风”降价,小店也“坐不住”了,在涪城路某品牌女装店门口,直接挂出了“欢迎进店试穿,货比网店更好价比网店更低”的招揽广告。
店主陈女士坦言:“因为电商发展得越来越好,线上购物成为流行趋势,作为我们线下商店,不可能去排斥它的存在。其实这样的存在,最大的获利者应该是消费者。我们线上和线下相互配合,最终是让客户得到更多的实惠。”
物流
招兵买马 打扫后院备战“双十一”订量猛增
一辆面包车,两个快递员,三部手机,一边电话联系买家,一边分装货物……这是昨(9)日记者在城南某小区门口看到快递员小余和她妹妹忙碌的场景。小余告诉记者:“半个月前公司新招的10多名快递员培训一结束就派去上岗补位了。虽然‘双十一\’还没到,但这几天快递量已比平时增加了好几成,我只好请我妹妹来帮忙。”据小余称,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他们最为繁忙的时候。现在投递量大,以前上午能在十一点下班,现在要到下午一点甚至两点,才能把上午第一批次的投递干完,下午两点会有第二批次到来,一天的总量应该在两百到三百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年面对“双十一”网购热潮,顺丰、韵达、申通等各个快递公司都如临大考,都会在前期纷纷招兵买马“抢人”、增加车辆、扩充仓储容量。中通快递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往年经验,每年这个时期公司订量都会从两倍到三倍翻番。为避免爆仓,半个多月前,他们搬迁了仓库,比原来的容量增加了一倍。近一个月也在不断招人,延长投递时间,以确保快件及时准确送到每一个客户手里。
温馨提示
市工商、消协相关人员提醒——
网购知维权“血拼”需理性
本报讯(罗建平雍海记者李春梅)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到来,昨(9)日,市工商局网监分局及市消费者协会的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如与卖家产生网购纠纷,可采取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或经营者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或经营者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等多种方式维权。其中,最便捷的方法是拨打“当地区号+12315”电话投诉。
根据12315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购买来历不明的网站商品产生的消费纠纷占网购维权比重较大。因此,网购时切记要从五个方面“谨慎网购”。
一是检查购物网站是否是合法的经营主体,有无证照。二是要看其他人的购物评价,选择信誉好的经营户。三是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并且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网站商铺,使用具有安全功能的浏览器,不要随意点击或下载卖家通过QQ、阿里旺旺等即时聊天工具发来的链接或软件。四是接收快递送来的商品时,尽量自己签收,并当着快递员的面先验货再签字。五是要保留购物凭证。保留下单及卖家聊天记录等截图,保留支付信息,订单确认信息,并向商家索要发票。
另外,《新消法》赋予消费者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除部分不宜退货的商品外,大部分商品自消费者收到商品之日起七天内可无理由退货,不要超过无理由退货时限。因此,消费者应注意及时接收快件验货。网购过程里的无理由退货商品不包括以下四类:一、消费者定制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另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网络商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值得注意的是,《新消法》还规定快件丢失、毁损、短少的,依据是否保价作出赔偿;未保价快件的赔偿标准由快递企业与消费者自行约定,详见于快递单背面的“快递服务协议”,通常为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建议消费者网购贵重物品时应要求卖家对商品保价,避免因赔偿金额与损失价值不符产生的纠纷。
小心!
“双十一”将至,警方提醒——网购诈骗
本报讯(记者 王耘)
“双十一”已经成为网购一族的狂欢节,但是,随着网购交易量的大幅增长,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为此,警方提醒,“双十一”将至,“网购迷”千万要当心网购诈骗。
据市巡特警七大队民警王晓峰介绍,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兴起,各种各样的网络诈骗案也呈递增态势,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更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网络诈骗案件大多远程操控,犯罪分子作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加之作案后大多不留痕迹,因而也给警方破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民警介绍了一些骗子常用的手法。一是骗子冒充卖家,说自己是卖家的“小号”和“马甲”,然后骗取卡号密码“帮你操作”;二是骗子冒充卖家的“小号”或“马甲”,发布一个伪造的山寨链接,让你跑去钓鱼网站付了钱,却永远收不到货。另外一些市民在咖啡馆等一些公共场合,用免费wifi上网,使用者的账户和密码都有可能被盗取。
警方为此提醒广大网民朋友,在进行网络购物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勿随意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及相关个人信息等。为了预防钓鱼网站及各种木马病毒的侵害,选择家中安全的电脑网购是基础,安装好防毒、杀毒软件,网购、银行安全软件等基本保障措施。不能图一时之便利,在网吧或是其他公共场所进行网购,这些地方安全系数低,千万要谨慎。
商家大战“双十一”
新闻推荐
绵阳市从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工作,积极推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格局。据市卫生局医政科有关人士介绍,通过分级诊疗服务,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在基...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