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探讨生死这一永恒命题的电影,表现了一群“草根”在大灾面前的从容、乐观和幽默
●通过小人物的大情感,传递出人性的真善美,让浮躁的人心安静下来,以发自内心的真诚,去坦然面对人生
●想要认真地去生活,即使遇到再难的事、再艰难的处境,也要笑着去面对
□本报记者郑悦
日前,由四川卿圣影视投资在绵阳境内拍摄完成的“绵阳造”电影《笑过2012》入选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该电影上映两年来,凭其温情的故事、真实的情感、坦然面对人生的态度,向广大观众奉上了一道精彩的影视大餐。
平民视角讲述大情怀
《笑过2012》选取2008年“5·12”特大地震为背景,通过3段震后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情感故事,讲述了经历灾难后的人们如何以乐观的生活态度笑对人生,承载着淳朴、向善、乐观的大情怀。“这是一部探讨生死这一永恒命题的电影,表现了一群‘草根\’在大灾面前的从容、乐观和幽默,以此赞颂中国人在面临生死灾难时的乐观和在死亡面前爆发的顽强的生命力。”电影导演游晓锦在面对媒体时如是说。为了体现这种顽强中的忍耐,困境中的幽默,该片在结尾处设计了“体育馆的万人麻将操”,从而对于电影的“笑过”主题作了巧妙的解读。“不管有没有世界末日,只有积极面对人生才是真诚的态度。”电影出品人卿丹平表示,信任、梦想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弱势”,《笑过2012》关注的正是草根阶层的心理状态,希望通过影片,让观众在困难中学会坚持,从绝望中看到希望。
草根人物传递正能量
一个灾难过后的温情故事、几个不同领域的草根人物、一场人性与真爱的纠葛、一次利益与矛盾的碰撞……相对于一般反映末日、反映灾难的电影来说,《笑过2012》没有明星、大腕,更不以场面的宏大、再现灾难的恐怖与残酷取胜,而是通过大马、老李、诺亚、宋姐等几个小人物,讲述一个个温情的故事,向观众传递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去温暖人的心灵。“中国电影目前在硬件上还不能够和欧美相抗衡,但是我们能在故事和情感上找到中国电影的精髓所在。”卿丹平告诉记者,《笑过2012》不只是简单地讲了一个故事,更多的是通过小人物的大情感,传递出人性的真善美,让浮躁的人心安静下来,以发自内心的真诚,去坦然面对人生,这是电影在票房之外更重要的社会价值,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从影片完成拍摄,到审片,到针对圈内人和媒体的试映,该电影一直各方好评不断,被赞为“影片的导演、演员可圈可点,把情感交流演绎得淋漓尽致”,更被众多媒体、网友评为当年冬天“最具诚意”和“最温暖人心”的电影。
温情故事引人积极向上
虽然影片已经上映两年时间,但电影中三条情感线索所释放的爱的力量,至今依然让很多观众难以忘怀。
影片中,逃犯大马的儿子因地震患了“幽闭恐惧症”,为了给儿子治病,大马答应给诺亚造一艘能抵挡一切灾难的“诺亚方舟一号”,当儿子在水里隔着厚厚的玻璃喊出“爸爸”时,深厚的父子情让观众忍不住落泪;警察老李一直想将大马缉拿归案,当得知大马是为了给儿子治病时,他两次违纪放走大马;患绝症的宋姐因为深信“末日预言”而生活消极,与大马相识后重树生活的勇气,最终为救大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父爱的厚重,人性的善,爱情的美,《笑过2012》用质朴的言语传达着“人性”的美,触动着观众的灵魂。
“我是在影院里看的这部影片,当时哭得稀里哗啦,还被女朋友嘲笑了一番。”市民黄文彦告诉记者,看完电影他觉得整个人都豁达了,想要认真地去生活,即使遇到再难的事,再艰难的处境,也要笑着去面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晓平文/图)随着冬天的到来,绵阳的老朋友红嘴鸥又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回到我们身边,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不少喜色。昨(7)日,阳光明媚,成群结队的红嘴鸥聚集在三江六岸,吸引了众多群众...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