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艳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文化发展大会上,绵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龚小膑被授予“绵阳文化领军人才”称号。作为土生土长的书法家,数十年来,他活跃在绵阳书法界,为推动绵阳市书法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日前,本报记者在绵专访了龚小膑。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龚小膑便开始在全国性各类书法比赛中崭露头角。“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金奖,全国第二届扇面展铜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银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三等奖,全国第一届草书大展三等奖……
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书法家,成都文殊院空林书画院特聘书法家。“要想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光靠一代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通过世世代代的累积、传承。”于是,如何让身边这些人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了龚小膑思考的问题。“开班吧,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传授书法学习的正确方法和经验,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学习书法,传承书法,并以此为圆心,辐射到全市各阶层,各地区。”想法一出,得到了市文联、市文化馆、市书画院的大力支持,并为他提供了授课场地,业余时间,龚小膑也全身心投入到了授课中。
班上的学员都是龚小膑亲自考核招录的,有一定的书法基本功,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工种,不同县(区)。“这其实就是有组织建立起一支书法后备力量,一旦他们学有所成,就可以辐射到各个社会领域,各个县(区),迅速活跃整个绵阳书法市场。”如今,在龚小膑的组织下,学员们经常到各县(区)开展培训、展览活动,活跃了各地书法艺术氛围。
谈及未来书法创作,龚小膑表示,艺无止境,将牢记自己肩上的使命,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完善的同时,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书法艺术辐射到工厂、学校、社区等,吸引更多书法人才参与,活跃各个社会阶层的书法艺术团队,踏踏实实地做书法艺术的传承者,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宋怡斌记者廖姝)精简会议和文件简报,完善城区电子公交站台服务信息系统,着力解决山区断头道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交通运输局紧紧聚焦“四风”,以群众诉求为突破口,列好“问题清单”...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