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瀚文 记者 彭雪 文/图)15日凌晨,市三医院产科“亲情陪护室”内,身着手术服的赵先生额头上渗着汗,颤抖着右手,完成了为刚出生的儿子的生命“剪彩”,成为绵阳市进产房亲情陪护妻子分娩并亲手剪脐带的“第一人”。
赵先生的妻子颜某怀孕时有子宫肌瘤,不利于顺产。深爱妻子的他便萌生了进产房陪同妻子生产,并亲手为孩子剪脐带的想法。
经打听,得知市三医院产科在开设亲情陪产服务后,赵先生立即在该院预定。由于医院陪产要求严格,丈夫想要亲情陪护妻子分娩,剪脐带,需要接受医院孕妇学校的陪产、为新生儿剪脐带培训。赵先生应允并积极做准备。
13日下午,颜女士感觉腹痛、有不规则宫缩,被送往市三医院产科待产。14日晚10时许,颜女士被送入产房,赵先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穿上消毒衣、戴上帽子、口罩,进入产房。在产房里,看到妻子承受剧烈的产痛,他忙着递蜂蜜、饮料,额头上也因紧张浸出了汗。尤其是即将生产时,看到助产师要为妻子会阴侧切口,他紧张地对医生说,这样用手术刀切她会痛晕过去的。医生解释说打过麻醉药了,是无痛分娩,他才放下心来。
15日凌晨0:58,颜女士顺产下一名7.2斤重的男婴。此时,赵先生接过护士递过来的手术剪,额头上渗着汗,最后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一动,完成了为儿子的生命“剪彩”,成为绵阳市进产房亲情陪护妻子分娩并亲手剪脐带的“第一人”。
赵先生的父爱在脐带剪断的那一瞬间流淌,他声音颤抖地说:“这个时刻令我终生难忘,还好做了产前剪脐带练习,虽然有点紧张又害怕弄疼孩子,但看到孩子出生时,亲情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以后一定好好对妻子和父母。也希望更多的准爸爸走进陪产室,看看生命的来之不易。”赵先生说。
市三医院产科主任李傲霜告诉记者,丈夫陪伴妻子分娩、亲手为新生命剪脐带,不仅可以控制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增进家庭和睦,也能为促进社会和谐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彰显富乐国际“和谐并举、个性发展”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历经半个多月的精心筹备...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