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东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12369”环保投诉热线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环保部门对环保投诉的处理情况如何?昨(14)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环保局按“有件必接、有接必处、有处必回”的要求,对群众的环保投诉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据统计,2014年环保热线共接各类环保投诉543件,处理办结率为100%,与上年同期相比,环保投诉案件减少20件。
去年12月,有群众向“12369”环保热线举报,绵阳市一家编织袋加工厂,加工过的编织塑料袋没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导致下游随处可见编织袋小条,影响下游灌溉、人畜生活用水。接到举报后,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处理。原来,该厂没办理任何手续,有一套注塑设备,生产原材料为废旧塑料编织袋。然而,5个沉淀池位于河流上方,生产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直接排入加工点260米的河堰内。当日,环保监察执法人员依法责令停止生产。
前不久,城区一居民向环保热线反映,位于长虹大道的一家餐馆,没安装任何排污设备,产生的油烟直接排放,致使附近居民不敢打开窗户。环保监察执法人员通过多次做工作,餐馆老板最终同意购买环保设施,改善了环境。从此,当地居民不再被油烟困扰,赢得了大家的赞誉。采访中,市民文黎明说:“影响环境的问题,都会向环保热线反映。有几次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不管是举报电话、网络投诉,还是来信来访,我们对每一件投诉都高度重视,在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办结。超过7个工作日不能办结的,也会以书面、电话等方式告知投诉人理由。”市环保局信访科科长刘杰说,群众日常的环保问题举报和投诉,是改善环境的重要线索,也是群众监督环保部门工作的“监测仪”。
据了解,2014年市环保局以“12369”环保热线为突破口,着力将其打造为绵阳市环保工作中的“110”,确保群众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环保热线坚持24小时专人值班制,对每件环保投诉做到必到现场、必调查、必回复。去年以来,群众反映的城市环境噪声、油烟扰民等问题居多,市环保局根据这些问题,与相关部门一起进行了专项整治,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十五小”、“新六小”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从源头上解决污染源的存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烨/文张莉/图)小区内的乱搭乱建违法建设,不仅影响到其他住户的生活,也带来各种安全隐患。昨(15)日上午9时,高新区某住宅小区2号楼4楼平台的一处正在抢建的违法建设被依法拆除(如图)。...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