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市民选择近郊游,既节俭又快乐 (本报记者 李晓平 摄)
本报讯(记者 文宇)微信送红包、环保、节俭……今年春节,更多当下流行的“关键词”融入到节日当中,市民在春节中“嗨”得更有品位。
【关键词】——网络互动
除夕夜,千家万户都在用重复同样的动作:手机“摇红包”。在春晚已经“众口难调”的时候,微信、微博以及其他互联网通讯方式正在悄悄改变以往“不看春晚,就不是过年”的局面。如今,“摇红包”是最新的“兴奋点”,春晚则变成了一场还不能缺少的“背景”。
微信祝福、QQ拜年、MAIL全家福......各种互联网手段在除夕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年轻人的带动下,一些大爷大妈、叔叔阿姨也爱上了这种最潮的拜年方式,方便、快捷,而且祝福也是满满,同样真诚。
【关键词】——成长
在几年前,许多“90”后还沉浸在“收红包”的喜悦里,如今,时间的推移已经让他们变成了“发红包”的人。位置的转变,折射出一个关键词:成长。
家住御营坝的张林1992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公司工作。今年回家,张林在自己的工资里专门留出了2400元钱,给弟弟妹妹、侄儿侄女发红包。张林说:“发红包是一个传统,不在乎钱多少,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今年发红包,我忽然感觉到自己已经变成了大人,肩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位置的转变,让张林这一代“90”后慢慢走向成熟。
【关键词】——环保
其实,环保这个关键词的兴起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但是,记者发现在今年春节,这个词显得更为突出。
按照习俗,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一直是传统的庆祝方式。但是,今年绵阳城的除夕夜,空气中却少了许多硝烟味儿和鞭炮声。即便是有人燃放烟花爆竹,也都很少,图个喜庆。
环保还体现在景区。过年期间,记者走访了绵阳部分景区,发现比往年清爽了不少,很多游玩的市民手里都拎着垃圾袋,路面上干干净净,一些市民看见有垃圾,还主动弯腰捡拾。
【关键词】——节俭
在必要的开支下尽量节俭,这也是今年春节的一大变化。在如今全社会都提倡节俭的大环境下,春节少了人情事故,多了真诚味道。
海吃海喝、大把花钱、铺张浪费……这些场景在今年春节很难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的是一束花、一句祝福、一桌自己亲自下厨的团圆饭。市民王辉说:“少了那些人情事故,今年春节过得非常轻松,开支节约了不少,亲朋好友的祝福却多了许多。”
新闻推荐
李华贵(绵阳)蚕日闻凶讯,卫华突崩殒。病魔何太迫,毁我人中俊!痛哉摄影圈,从此失干城。卫华音容在,慷慨正前行。事业好红火,数度夺冠军。抗震敬礼娃,浴火...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