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自1月22日绵阳市“关爱奉献者”专项募捐活动启动以来,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捐款,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截至2月5日,全市已募集善款411万余元。“关爱奉献者”正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为。
绵阳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建设时期、气壮山河的“5·12”抗震救灾中,无数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以他们舍身殉难和不计得失的奉献,使得我们能够在今天明媚的阳光下安享平淡幸福的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英雄,正如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能没有脊梁。这些奉献者浩然寰宇的英雄精神,永远值得整个国家和民族铭记。
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尊崇奉献者的城市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城市。英雄的业绩我们无以为报,英雄的荣光和英名我们必须尽心守护,当他们因种种原因出现困难时,我们更应当义不容辞地鼎力相助。很难想象,一个不尊崇奉献者的城市,一个不懂得知恩感恩的城市,会有何温情可言、幸福可言?如果我们的城市四处充斥着明哲保身、冷漠孤僻、袖手旁观、唯利是图……又该是多么可怕!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能有这样和平、安宁、幸福的环境,能取得这样辉煌的建设成就与巨大的建设成果,是无数奉献者用牺牲、辛劳和汗水换来的。知恩、感恩,是为人最起码的修养,更应成为全社会的风尚。绵阳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知恩感恩理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基因。力不分大小,每个人都应该自觉行动起来,尽己所能为这些奉献者献上爱心,让感恩之心和大爱之情长久地传递下去,让“关爱奉献者”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为,让崇德向善的力量成为和谐美丽绵阳的最强音——这正是绵阳市开展“关爱奉献者”捐款活动最直接的想法、最朴素的动因。
一个城市,奉献者存在的意义不可估量;尊崇奉献者、知恩感恩的意义同样也不可估量。现在,许多人在感慨,生活好了,幸福感却差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知恩感恩之心。一个人,只有学会知恩感恩才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只有懂得知恩感恩才会真正感到幸福。
昨天,这些奉献者代表了我们这个国家最巍峨的精神丰碑,传承了这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魂魄。今天,我们要知恩感恩、尊崇英雄,秉承奉献者们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并把奉献者对理想的忠诚和信念的执著,转化为“崇尚事业、追求卓越”的实际行动,让“以德为先、知恩感恩、理性友善、诚信包容”的社会风气成为我们的城市精神。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郑悦2014年,绵阳市到位国内省外资金509.3亿元、增长7.5%,到位外资2.3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9.2亿美元,赴境外投资的本土企业达27户、投资总额累计11.1亿美元,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