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琳琳
在绵阳,制作一些香肠腊肉是每家每户过年的必备。眼下正值春暖花开,你家挂在阳台檐角下的香肠腊肉收回来了吗?收回来的腊肉该如何保存?最佳保质期有多长呢?日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食药监局专家和营养师。
春暖花开 当心腊肉会刺喉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而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成为市民别具一格的必备年货。
腊肉作为肉制品,并非长久不坏,冬至以后,大寒以前制作的腊肉保存得最久且不易变味。腊肉在常温下保存,油菜花凋谢以前味道是最正宗的时候,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升高,继续将香肠腊肉晾挂在常温下,腊肉虽然肉质不变,但味会变得刺喉。而且春季气候渐渐湿润,香肠腊肉等腌制品很容易长毛发霉,晾的时间过久,不仅肉质太干太紧,也影响口感。
因此,赶紧将你家挂在阳台檐角下的香肠腊肉收回来吧。但收回来的香肠腊肉该如何保存呢?
保存腊肉 山区百姓办法多
在平武、北川等山区,保存腊肉有很多“土办法”,据说这些方法可以将腊肉保存半年到一年以上。
方法一:将风干的腊肉放入陶器,用布蒙好,盖上木板,找一干燥处铺上6至7厘米厚的生石灰,将缸压在石灰上,可使腊肉的干燥期延至4个月以上。
方法二:把腊肉一块块用纸包好,放入箩筐或纸箱,每层放一层稻草灰或麦草灰,筐口用木板盖好,放在干燥通风处即可,这种方法一般可保鲜半年以上。
方法三:在缸底放上竹架,撒点食盐,将风干的腊肉放入缸内,每层喷一层白酒,最上一层洒些盐,盖上牛皮纸或草纸。然后用盐水调泥封口,不要漏气,这样可保存一年。
方法四:将风干的腊肉浸入植物油中,可保存一年以上。
专家支招
腊肉不宜放置过久
“腊肉的保存期一般为6—12个月,根据腊肉本身含水量、周围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其保存期也不同,如超过12个月,质量就很难保证了。”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科科长胥登杰告诉记者,低温、干燥的环境适合腊味的保存,一般来讲,冬季温度较低、湿度也不大,如果打算两星期内吃完,而室内气温又低于摄氏20度、湿度低于60%,便可以不用放进冰箱,只要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即可。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可先将腊肉进一步烤干、晒干,用保鲜袋按一次食用份量封装,放于冰箱冷冻室内储存,一般可存放12个月。尽管如此,还是建议大家尽早食用,毕竟肉类保存时间越长,营养损失越大。
针对一些市民喜欢将腊肉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胥登杰特别提醒道:“由于腊肉需要干燥的环境,因此不适合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冷藏室中常有蔬菜水果等食物,湿度较大,容易导致腊味霉变。腊味如果只是表面出现少许霉变,可以用温水擦干净后放通风处晾晒,如果霉变较多,就不建议食用。”
这些人吃腊肉要慎重
营养专家提醒,腊肉虽好吃,但也要适量才行,因为吃腊肉过多会增加患脂肪肝和胃癌的风险,此外,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和肾病患者也要慎吃腊肉。
为保持新鲜的口感,腊肉在加工和腌制的过程中都放入了大量的盐。这些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人体的致癌因素,很多爱吃腌肉的地区同时也是胃癌高发的地区。
此外,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说,贪食腊肉,血压容易上升;高胆固醇也会造成血管阻塞。患有痔疮的人也要注意,腊肉的盐分比较多,摄入后易增加静脉网络的血压,会让痔疮的痛楚变本加厉。肾病患者也忌讳吃太咸,腊肉最好能不碰就不碰。如果体内积聚了过量的钠不能排出,就会导致水肿。
这样吃腊肉更健康
腊肉的油脂和盐含量都比较高,使得很多血脂高的人只能望 “肉”兴叹。其实无论哪种食品,只要控制好摄入的量,就不会对健康产生太大的影响,市民可以在烹调的方法和日常摄入量上做一些文章。
由于腊肉在制作时就已经用了大量的盐,所以烹饪的时候最好不要放盐,这样可以控制一餐中盐分的摄入。如果有其他菜一起搭配着炒腊肉,可以将腊肉多炒一会儿再放入蔬菜,这样也可以起到给蔬菜调味的作用。吃腊肉时可以将腊肉先煮后蒸,让水分缓慢地渗入肉的组织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干瘪的腊肉变得滋润起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去除腊肉上过多的盐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何涛记者彭雪)“这的哥素质太高了!这么多现金居然主动交给我。”昨(18)日,市民卓先生从民警手中接过自己遗失的钱物时,激动地说。原来,17日,当天一大早,绵阳龙宇出租公司驾川BB4175号驾驶...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