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雪
“我不以为获得这个奖意味着我有资格与李白并列。早在青年时代,我就阅读了李白大量的诗歌,他对我的影响很深刻。这次应李白的召唤而来,是怀着一种感激之情的。”于坚把诗歌称作诗教,而李白则是诗教的圣者,他把这次绵阳之行称为“朝圣之旅”。
写诗多年,于坚也得过许多的诗歌奖,但对李白诗歌奖赞不绝口。于坚说,首届李白诗歌奖的奖金是最高的。在市场经济时代,一切都围绕货币转,许多人认为诗歌没有用处,绵阳却逆潮流而动,百万重金设立李白诗歌奖。这意味着李白故里、诗歌圣地绵阳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对诗及诗人的关注。李白诗歌奖对绵阳、四川甚至中国的诗歌创作,都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大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佳作。
于坚说,对于诗人而言,选择诗歌就像一个人选择了出家,意味着抛弃世俗,甚至向诗歌奉献生命。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诗歌无法创造任何直接经济效益,许多诗人选择诗歌就选择了窘迫。但诗人不灭,诗歌不灭,在李白等诗教圣者“召唤”下,总有一样东西将各个时代的诗人团结在一起。他们一代一代地应召着,一起写诗、吟诗、诵诗,保证了精神的磅礴、向上,乃至传承。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于坚就已扬名诗坛,是中国第三代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此次虽然是第一次来绵阳,但他对绵阳的诗人群体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颇有印象与好感。于坚觉得,绵阳诗人雨田非常优秀,他的诗歌曾获得过台湾著名的诗歌杂志《创世纪》的诗歌奖。自那以后,于坚开始注意到绵阳诗人这个群体。在绵阳年轻诗人中,于坚认为白鹤林也如他的名字一样“鹤立诗林”,其诗歌读来让人心旷神怡。当下,绵阳诗群的创作空前活跃、风格迥异,无论是作品质量还是诗人数量,都已经成为了全国地市州城市中的强手。
带着朝圣之心来到绵阳,于坚希望能和绵阳诗人多交流,共同延续诗仙精神,把中国诗歌发扬光大。他更希望作为李白故里的绵阳,能够把李白诗歌奖一直坚持举办下去,让其最终超越诗歌奖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他相信,通过绵阳当地的努力,也通过所有华语诗人的共同关注,李白诗歌奖的影响力一定会更加深远、广泛和持久,最终带动更多的人来热爱诗歌和分享诗歌。
新闻推荐
近期我公司从多个渠道获得信息,反映有人以“四川寰宇实业有限公司拓展部”名义对外介绍建筑施工业务并收取保证金。在此,我公司特郑重声明如下:四川寰宇实业有限公司是从事施工总承包的专业...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