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军(绵阳)
一方地域无论版图大小,只要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过、创造过,都会留下文明的遗存,都会有各自的文明起点。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高山峡谷与丘陵、平原过渡地带的绵阳,因其地理位置多样性、自然条件的特殊性,成了早期人类生存发展的理想之地,形成了令后世之人景仰的灿烂文明。
绵阳的文明起于何时何地呢?有人说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发明栽桑养蚕、抽丝制衣的嫘祖,是她的创造发明才使人类告别了蛮荒,走向文明;有人说起源于治水英雄大禹,是他创立了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焕发了自强不息、敢于开拓、勇于奉献的精神,推进了社会文明;有人说是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秦惠王派兵伐蜀,开通蜀道,沟通了封闭的蜀地与发达的中原的交流,促进了巴蜀文明;也有人把城郊的平阳府君阙和梓潼的李业阙、贾公阙、杨公阙、无铭阙,以及近年出土的文物“五绝”视为绵阳文明的源头标志:亦有人把针灸祖师涪翁、经学家赵蕤、诗仙李白等历史文化名人认定为开绵阳文明先河的标杆;更有人把史前的神话传说附会于地方山川河流、动物植物、风俗习俗,将其作为文明史或著书立说,或留墨史志,或作地方文化名片加以宣传。各执一端,不亦乐乎!
何谓人类文明?专家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见仁见智,其说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作为参照,那就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脱离了动物的属性,开始用大脑思维,进而有了思想,两脚自由行走,两手进行创造性劳动,不断改善着自己和族群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在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提升、完善、发展着人的本身,逐渐地告别蛮荒,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华丽转身。在这期间,最重要的标志,是远古人类从制造劳动工具、生活用具、攻防武器那个时间节点开始,就进入了文明时代。这个标准是需要用科学的依据,也就是现代考古的成果来证明的,而不是把文人墨客浪漫的猜想作为信史,更不能将道听途说的翁媪之言当真。
在绵阳这块土地上,何时有人类居住?我们的先祖又是怎样生息繁衍、开创文明的呢?1989年,北川文物部门在该县甘溪乡(今桂溪乡甘溪村)清漪江河谷发现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鉴定,标本中不仅有两万年前熊猫等珍稀动物的化石,还有一颗晚期智人的门齿。专家断言,这里曾经是远古人类活动的地区。这一发现,把绵阳的人类史定格到了两万年前。当然这还属于洪荒时代,离人类文明还很遥远。这些晚期智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高山峡谷走向了气候温和、水草繁茂、少有洪水猛兽的丘陵地带,开始定居下来。1952年和1988年,西南博物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在绵阳城西45里的边堆山(高新区新皂镇姜家湾),进行了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土了数十件经人工磨制、打制的斧凿型、砍砸型、刀镰型、箭镞型石器,此外还有400多件陶片,陶片不仅色彩各异,而且还有各种形状的纹饰。据考证,边堆山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的早期阶段,比广汉三星堆文化还要早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说它是巴蜀文化的源头毫不为过。
边堆山的文明之光,照亮了勤劳智慧的绵阳人民,源头活水流不断,薪火相传励后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是绵阳阔步前进的不竭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安峥)昨(8)日,市卫计委召开“512国际护士节”庆祝表彰大会,表彰了绵阳市132名“护龄30年光荣护士”,并授予27个病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岗称号。一直以来,绵阳市广大护理工作者在人民群...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