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艳“特奥会的开赛仪式在九洲体育馆举行,所以这里成了此次骑行的终点,也算圆满地为特奥加油。”
昨(4)日,历时近一个月,骑行2000多公里,途经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北京等五省市的盲人辛弘飞与他的队友钱辉、王宇回到了绵阳,在九洲体育馆为此次骑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残疾人想在场外支持特奥
4月5日从绵阳出发,5月4日平安归来,三个人用自行车骑完了从绵阳到北京的2000多公里路程,即使对于正常人,也难以想象旅途的艰辛,不敢轻易上路。而辛弘飞,他做到了。
今年已47岁的辛弘飞24岁时就双目失明,但天性乐观、开朗的他总是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满怀信心,酷爱运动。当得知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多个比赛项目在绵阳举行,心底有个声音总在呼喊“骑行去北京,为特奥会加油。”“因为北京举办过多次特奥会,作为首都,它凝聚着祖国的向心力、民族的凝聚力和国民的自豪感,于是,我想把绵阳的声音传递到北京。”
经过紧张筹备,最终,他和钱辉、王宇两位队友出发了。
为特奥加油我们从绵阳来
骑行小队出发前就受到了市残联以及一些社会爱心组织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准备了特奥会纪念册、“喜迎特奥会”的大横幅等,并随时关注他们在路上的情况。“绵阳作为大后方,一直在关心、支持着我们,我们更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刚出发时,辛弘飞出现了头痛、腿痛等身体不适状况,也因为眼睛不方便,无法准确感知周围的环境,尽管队友钱辉充当了自己的眼睛,二人也骑的双人骑,但仍感觉阻力重重。“已经记不清是如何克服了这些困难的,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到北京。”
带着特奥会的纪念册,他们总会去拜访当地的残疾人联合会,“我们从绵阳来,为特奥加油。”似乎成了他们的身份标签和最具亲和力的自我介绍。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收获当地残疾人联合会对绵阳、对特奥会满满的祝福,满满的支持和关注。
感动比困难多更多人开始关注特奥
尽管是残疾人和健康人同行,但王宇今年已经55岁,钱辉也52岁了,作为骑行队伍中的“老龄组”和“特殊组”,他们三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默契配合的精神感动了沿途的千万人。
打开纪念册,“快乐运动,逐梦天府”、“祝福绵阳特奥盛事成功”等一条条祝福映入眼帘;铺开特奥会横幅,上面满满的是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签名,满满的祝福寄予绵阳,寄予特奥会。据辛弘飞初步统计,纪念册上已有超过25个残疾人联合会的公章,横幅上已有超过700名爱心人士的签名祝福。
“旅途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特奥会,不知道绵阳在哪里。”但通过你来我往的交流和签名互动活动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绵阳,关注特奥会,表示在5月11日-17日期间会如约收看比赛,并从此关注特奥体育事业,“为残疾人士、智障人士等社会特殊群体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烨经济发展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记者日前在市住建局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加,绵阳市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据统计,2014年绵阳市房地...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