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陶鸿飞记者李桥臻)昨(14)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绵阳市严格落实校长主体责任,严格监督检查,坚持信息化监管和保险兜底,保障学校食品安全。
筑牢主体责任关。全面落实学校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市市场监管局与学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全覆盖,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不得对外承包,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领导机构,将学校食品安全职责层层落实到人。大力推行学校食堂食品实行快检,部分学校建立家长、老师、学生代表监督制度。
筑牢监督检查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教体部门定期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重点排查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工作执行、场所物品清洁、设施设备运转、食品原料合规、从业人员健康以及人员规范等情况。重点突出检查学校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台账登记、贮存、使用等情况。适时采取“双随机公开”方式,从全市学校(含托幼机构)中进行随机检查。今年以来,全市已检查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1389家次。
筑牢信息化监管关。绵阳市大力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要求将原材料进口、清洗消毒场所、操作场所、出菜口全部纳入视频监控,开展“同吃一锅饭、同喝一碗汤”专项活动,校长、教师职工、学校食堂经营管理及工作人员与学生共同用餐,推动学校建立家委会代表陪餐制,家委会代表可非预约到食堂陪餐,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目前,全市学校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88.59%,C级单位减少了32%。
筑牢保险兜底关。绵阳市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和第三方专业辅助”的运行模式,积极探索试点食品安全专业责任保险。目前,全市共有545家学校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投保金额约160万元,保险金额约45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金容)为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传播书法艺术,挖掘、培养书法人才,推进绵阳市书法事业发展,日前,绵阳市首届公益书法...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