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夏雪林记者张登军)昨(11)日白天,绵阳境内小到中雨,局部地方大到暴雨。降雨带动气温明显下滑,全市各地白天气温只有23℃-28℃。今(12)日是夏季“三伏”中“初伏”的第一天,也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节的到来。
从10日下午开始,绵阳境内天气出现变化,到当日夜间,境内各地先后出现降雨并一直持续到昨日上午。在绵阳城区及周边部分地方,昨上午的降雨时断时续,到中午时雨势明显加大,但持续时间不长。到下午,境内大部分地方降雨逐渐结束,时不时有阵风出现,带来阵阵难得的凉意。对这次降雨过程,市气象台10日上午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
根据市气象台统计数据显示,昨日白天绵阳境内普遍出现降雨,以小到中雨为主,北川、安州等地部分地方出现大到暴雨。受降雨影响,境内各地气温普遍走低。到昨日17:00,全市各地白天气温普遍维持在23℃-28℃。其中,绵阳城区24℃,盐亭以28℃领高全市各地,三台27℃,其余各地普遍在23℃-24℃。
今日是夏季“三伏”中“初伏”的第一天。今年的“三伏”有40天,其中初伏7月12日至7月21日、中伏7月22日至8月10日、末伏8月11日至8月20日。三伏天是夏季气温最高的时候。根据市气象台预报,今日白天境内天气以多云为主,白天最高气温29℃-30℃;今晚到13日白天多云间阴,13日到14日白天多云间阴,西部有分散性阵雨。
新闻链接: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7月12日将迎来今年“三伏”中“初伏”的第一天,这意味着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将逐渐成为天气“主角”,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或“烧烤模式”。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有时10天,有时20天,这由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还是5个庚日来决定,4个庚日就是10天,5个庚日则是20天。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入伏”前这一段时间,我国华北、黄淮一带持续的高温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上蒸下煮”的滋味。
针对“入伏”后即将出现的“桑拿”天气,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提醒公众,要注意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中暑,如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及时补水等。(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 王树江刘超出席挂牌活动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李志豪)7月10日,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市委书记刘超讲...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