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现场
原香国际香草园
本报讯(杜雯慧记者郭若雪文/图)“研于旅途,学于行程。”12月14日,在涪城区“乡村研学游导师”培训会上,涪城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邓吉短短的一句,很是点题。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如何打造特色乡村文化研学旅行》《乡村旅游专题导师培训》……精心编制的课程,让来自涪城区各个乡镇的村干部、专兼职文化专员对这项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涪城区杨家镇杨家社区由原团阳寺村、兴隆村和场镇社区合并而成。如今的杨家社区风光旖旎,交通便捷,洋溢着现代田园牧歌式的气息,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村。去年,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逐步成为广大市民休闲观光的重要目的地。该社区临时党委书记黄耀在“这堂课”上找到了答案。“之前,我们对乡村研学游接触很少,通过培训,我们村干部对乡村研学游有了一定的了解。”黄耀表示,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辖区幅员面积变大、村干部增多,可以专门配置一部分人员从事乡村研学,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
如何进一步激发“沉睡”的乡村资源?今年,涪城区编制完成了《涪城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并提出了将打造成中国科技研学旅游名城和青少年研学必游地。涪城区融合“农、科、文、旅、商”业态,倾力打造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分别是千鹤桑田蚕桑文化主题公园、湖光山色亲水湿地主题公园和蔬香绿野芦笋健康农业主题公园,按照“三年三园三步走”的战略,力争今年将千鹤桑田蚕桑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成为四川省蚕桑研学教育基地。
据介绍,乡村研学游导师就是策划、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和指导中小学学生开展各类研究学习和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
“我们这次培训为啥要村干部,村文书参加,因为他们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非常熟悉,通过培训学习了解如何编制研学课程,将他们头脑里的故事、典故形成研学课程。”邓吉告诉记者,这样才能保证研学教育目标正确,教育主题鲜明,教学内容丰富,能从学情和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等出发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们学而有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包小林记者文宇)12月11日晚,交警支队直属五大队在啤酒厂路段展开深夜酒驾专项整治行动,查获一名出租车司机酒驾。凌晨...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