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畅)今年以来,游仙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全市创新产业规划布局,重点围绕电工绝缘材料、磁性材料、新型膜材料、电子材料、激光材料五大方向,扎实抓好“载体建设”和“企业培育”等工作,不断做强产业链,优化承载体,提升转化率,聚力加快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功能区建设。
连日来,东材科技流延片材生产车间4条生产线正火力全开,赶制无卤阻燃片材订单。这批700吨的订单将为公司带来3000万元的产值。东材科技的无卤阻燃片材,是目前国内独一、世界领先的新型的环保绝缘材料。这种多功能高分子合成材料,是现有有卤材料的环保更新换代产品,主要应用于高档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目前我们处于满产状态,但仍供不应求。”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春明告诉记者,他们在抢抓订单生产的同时,正抓紧布局新产能,今后3年将以每年新增两条生产线的速度提高生产能力,计划2023年达到年产1万吨产能,实现产值100亿元。
新型功能材料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对高科技的发展及新产业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当前,游仙正继续紧扣产业优势,强健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聚发展,诺思MEMS射频滤波芯片研发项目、安徽德瑞300吨钐钴永磁体项目、尤灵卡日用品新材料科研及应用、光联科技光纤活动连接器全自动生产线改造等多个新材料产业创新及应用项目齐头并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了磅礴动力。1—10月,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功能区实现总产值353.1亿元。全区50户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企业及关联企业实现产值134.2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8%。
在距离东材科技5公里的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样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个占地面积170亩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将成为游仙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承载地。目前,项目10幢标准厂房和2幢配套用房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正抓紧进行后期工作,预计2021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此外,投资10.8亿元、占地230亩的先进材料中小微企业产业园载体建设也正稳步推进。
游仙区统筹区域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立足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聚焦小切口、培育大产业,聚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依托东材科技、开元磁材、聚合新材料等14户新型功能材料企业及34户关联企业,坚持高品质规划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实行“一区多园”,突出功能复合,按照“人城产”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园区建设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设施、生活性服务设施“三个配套”,努力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的重要承载地和科技创新新高地。
为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游仙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该区出台奖扶政策,区财政预算资金1亿元,用于产业项目招引孵化、技改扩能、军工资质认证等方面。成立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具体项目设立工作专班。在引导产业创新升级工作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速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大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该区与中物院、西科大、58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长效机制,精准筛选科技成果,精准组织对接活动,精准提供持续支持,力争大院大所的一批关键技术、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
游仙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斌介绍,下一步,游仙将加大产业项目招引孵化、技改扩能、军工资质认证等方面扶持力度,精准招商,积极推进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突出、配套功能完善、空间结构协调、管理运营高效”,促进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2025年,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雪琳)近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绵阳市在2020年省首届精神卫生防治技能竞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团体特等奖。...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