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三台新闻 > 正文

打捞民族抗战记忆——寻访三台抗战遗迹

来源:绵阳日报 2014-09-04 01:15   https://www.yybnet.net/

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记者走进三台县,探访了当年东北大学师生修建的人防工程遗址和刘营抗战藏机洞,重温了抗日战争那一段交织着血与火、屈辱与抗争、沉沦与奋进的激情岁月。

牛头山防空洞,庇护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

夕阳西下,赶往三台杜甫草堂公园采访时,三台中学的老校友谢勇,特地领着记者登上石梯,来到了嵌在牛头山山凹里,由当时国立东北大学组织修建的防空洞前。在洞口,不时有游人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子前拍照留念,旁边的亭子里有老人在哼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三台县人防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夏天,他们已向上级部门报告,计划对牛头山防空洞进行保护性开发。

1938年3月,从绵阳到三台的公路上,一群背包挑担的青年学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东北大学的师生从川陕公路经绵阳转道潼绵路,举校迁来三台,借得杜甫草堂寺一部分房屋及军阀田颂尧军部旧址(现三台中学一角),于当年四月全面复课。

东北大学于1923年4月创建于沈阳,“九·一八”事变后,师生避难北平复课。1937年3月在西安建立东北大学工学院,5月改称国立东北大学。1938年春至1946年秋,因敌机窜扰,潼关戒严,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在三台期间,东北大学广大师生,通过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使三台成为了抗日救国的前沿阵地,不少学生参加远征军,出川抗日。在三台人民的眼里,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在流亡中克服重重困难和各种压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青年。

1938年初夏,东北大学选址三台县城牛头山腰,修建防空洞。三个月后,防空洞建成,洞室长约700米、宽约3米,高约2米,一次可容上千人,洞内还建有指挥作战室、贮藏室等。1940年7月10日上午11时,三台拉响了空袭警报,日军27架轰炸机,空袭三台。东北大学的1000余名师生员工及家属、县城居民,在日寇空袭前藏进了防空洞,幸免于难。事后统计,日机此次共向三台县城投掷91枚炸弹、4枚燃烧弹,致264死伤,500余所建筑物被毁。

刘营藏机洞,铭记川人抗战历史

采访车驶上绵三公路,来到如今的刘营镇机坪村,穿过良田、堰塘、竹林,一个圆形飞机防空洞映入眼帘。“这个藏机洞约20米深,抗战时期的飞机小,又是单螺旋桨飞机,所以就将防空洞设计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半圆形的石窟组合。”当地68岁村民陈国金说,当时的刘营,有一个很大的飞机场,但历经70多年月岁变迁,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庄稼地,唯有飞机防空洞,仍保存相对完好。

在陈国金的指引下,记者看到,12个飞机防空洞全部依山而建,每个洞之间距离不等,最近20-30米,最远的达500米以上,这些防空洞除了两个依稀可见外,其余的均被农房及树林和杂草遮挡。

据三台文管所和档案局资料记载,1937年,国民政府当局在刘营镇石鼓坝(今机坪村)建起一个长1200米、宽320米,总面积37.4万平方米的飞机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于日军曾两度轰炸三台,机场存放飞机很不安全,1941年,在刘营开始修建飞机防空洞。

陈国金告诉记者,因为防空洞是三台抗战的历史见证,故将村名更名为机坪村。但由于这些防空洞存在时间久远及2008年的特大地震,个别防空洞有些受损。

(谢勇本报记者田明霞李晓平文/图)

新闻推荐

三台扎实推进秸秆禁烧

本报讯(余洋记者苏东华)三台县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采取“一个责任、两个措施、三个到位”的工作方法,做到层层联动、落实责任、疏堵结合,力保全县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目标...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捞民族抗战记忆——寻访三台抗战遗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