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胡翔程 王艳 刘玉明)连日来,三台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走上街头,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活动,由站内接待救助变为上街主动救助和服务,为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送去了夏日的清凉。
在三台县,得力于救助管理站的帮助后,许多流浪者顺利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提起曾经的流浪生活,断石乡2村的张红(化名)连声说太造孽了,“要不是救助站的帮助,我怕还在街上讨口。”去年4月,该县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街面巡查时,在县城迎宾广场的角落,发现了衣衫褴褛的张红。在救助站里,张红得到很好照顾,身体和意识渐渐恢复。在核实清楚情况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专车护送他回到了家。
该救助管理站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冬季送温暖”活动,并坚持定期和不定期主动巡逻,开展流动救助,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基本实现了街面无流浪乞讨人员的的目标。
7月10日,在外流浪了一周多时间的张继(化名)回到了爷爷奶奶身边。“今后我要好好读书,不辜负叔叔阿姨们对我的教导。”临别时,张继对护送他回家的工作人员说。
13岁的张继是新生镇人,父母离异,跟随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暑假来临,想念父亲的他搭车到了乐至,迷失了方向,由于没有带多少钱,便开始流浪,被送到救助站后,不但吃上了饱饭洗了澡,还安安静静地在图书室里看了两天书。
为营造温馨的环境,该站在救助保护内容上,对于适宜接受教育的孩子,合理设置基础教育科目,通过谈心、集中学习、读报、组织体育文化活动等方式,认真开展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对于存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并请志愿者协助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康复,促使其能尽快回归主流社会,健康成长。
据了解,仅今年1-6月,该站实施救助701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110余人次,老年人141人次,护送返乡258人次,使众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实现了“回家团圆梦”,流浪未成年人实现了“重返校园梦”。
新闻推荐
武引灌区群众组织水源抗旱本报讯(闫春梅谢勇记者田明霞文/图)记者日前从三台县水务局获悉,从今年7月21日起,三台县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协调绵阳市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供水处、渠首...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