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三台新闻 > 正文

土专家自创新招 米枣种进大棚

来源:绵阳日报 2015-08-01 23: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付江 记者 彭雪)像种蔬菜一样,把米枣种进大棚,你听说过吗?日前,记者在米枣之乡——三台县永新镇采访时,就看到了这样的新鲜事。大棚的主人是该镇永联村村支书朱宗洪。凭借勤劳和智慧,朱宗洪不仅把米枣种进了大棚,让崭山米枣的成熟上市期提前了一个月左右,更依托传统的米枣产业,打造出了一条带领全村人致富的立体米枣产业链。

“土专家”让米枣“住”大棚

崭山米枣的种植在永新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常年种植米枣上万亩。而传统的种植方式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要看天种枣,开花时间要盼天,收获季节要选天,如果成熟季节雨水太多,就会严重影响米枣品质与销售价格。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宗洪曾多次自费前往山东、河南等地学习考察。在一次山东对大棚桃树的考察中,朱宗洪萌生了把米枣请进大棚的念头:“蔬菜可以搞大棚种植,人家的桃树也能搞大棚种植,为什么我们的米枣就不能试一试这个方法呢?在大棚里,湿度、温度、施肥等都好控制,再也不怕天下雨了,同时还可以提前成熟!”结束考察后,朱宗洪便开始了大棚培育米枣的大胆尝试。

2011年,朱宗洪在自家种植的20余亩米枣地里选择了3块较平整的地块修建了3个小棚,每个棚里“住”着4株米枣树,开始了他对米枣大棚种植的探索。“温度控制在多少合适,多长时间浇一次水等问题,都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刚开始还是吃了不少亏的,现在差不多算得上是一个‘土专家\’了。”朱宗洪说。

凭着一股干劲,加之他多次到四川农业大学向专家请教。2012年,他对米枣大棚种植需要的温度、湿度、肥水等技术要求有了详尽的总结。2013年,朱宗洪投入6万多元为米枣树建起了占地2亩多的7座大棚,上百株米枣树搬进了大棚里。

朱宗洪告诉记者,大棚种植的米枣在防病治病这方面有独到的优势,那就是少打药、省人工,而且在采摘期,好果率大大提高,烂果、裂果的现象几乎没有。米枣在品质上也比露天种植的大大提高,口感更好。通过大棚种植的米枣,经济效益基本上是露天种植的5到6倍。

此后,朱宗洪不断改良大棚技术,将人工卷膜改为机械卷膜,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同时不断扩大大棚米枣的规模,现在,他已先后搭建起了18个米枣大棚。在不适合建米枣大棚的地块,朱宗洪还搞起了避雨栽培,在米枣地里立起一根根水泥柱子,盖上膜,同样能改变米枣看天种植的局面。

大棚米枣上市早收入高

如今,每到大棚米枣成熟的时节,很多外地人便会慕名前来抢购。“一亩枣树一般产3000斤米栆,即便目前大棚的产量与露天栽植米枣产量持平,但因为提前上市抢占了先机,米枣的单价提高了5到6倍,总体产值相应也提高了5到6倍,相当于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5到6倍,除去成本,1亩大棚米枣也要多收入近2万元。”说到这里,朱宗洪的脸上满是喜悦。

朱宗洪致富了,他还带领全村人搞大棚种枣,从技术上帮助支持他们。

如今,永联村的米枣产业已经发展得有模有样,而朱宗洪继续不断地探索学习新种植技术,并将这些技术手把手地教给村民。米枣收获时,他还免费将自家门面房提供给外来收购的商贩使用,为他们提供便利。

带领全村人打造致富产业链

搞好了大棚米枣还不算,为了带领全村人打造致富产业链,朱宗洪还在自家的枣林里摸索起了米枣品种改良实验基地,将不同种类的米枣进行品种改良。“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培育出了苹果枣、大果枣等新品种,市场反响非常好。”朱宗洪说,去年这些经改良后的崭山米枣新品种大受市场欢迎,今年他又多培育了几个新品种。

除了将枣树种出了新门道,朱宗洪还利用枣花多的特点,连带养起了蜜蜂,每年产出3000余斤枣花蜜,收入超过3万元。宋宗洪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的枣花蜂蜜能卖到12元钱一斤,而且很多人在第一次买来尝了鲜之后,第二年都会早早地前来预定。”

不仅如此,他还从解决枣树需要的肥料自给自足出发,在枣林里养了1000余只广西瑶鸡,采取生态散养的方式,让鸡在枣林里自由觅食昆虫、嫩叶、籽实等自然饲料,偶尔人工喂食玉米、稻谷、小麦等五谷杂粮,或者南瓜、萝卜、红薯和蔬菜等青绿饲料。“我们养的枣林土鸡活动量大,脂肪沉淀特别少,有时还会科学补喂一些天然蜂蜜,生产出来的鸡蛋的蛋壳呈淡淡的绿色,其主要营养成分比普通鸡蛋高出3-6倍,单价可卖到2.5元一个,而瑶鸡的粪便可以做枣树的肥料。”

就这样,依托传统的米枣种植,朱宗洪打造的不仅是一条立体的米枣产业链,也是一条带动全村人致富的桥梁。

新闻推荐

立新镇加快蔬菜基地规范化建设

本报讯(赵彪)立新镇加快蔬菜基地规范化建设步伐,提高鲜销和出口蔬菜的市场占有率,促进该镇蔬菜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据统计,2014年该镇蔬菜种植面积达9500亩,产值达到5075万元,其中出口蔬菜基...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土专家自创新招 米枣种进大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