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的生活、科技、生产都与化学紧密相关,我们只有学好化学,才能知道哪些是有害的物质,该如何规避和化解,才能知道哪些物质是有益的,该如何合成它。因此,学好化学基础知识有利于我们同学将来更好地造福人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有利于我们同学为将来的科技进步作出有益的贡献。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的东西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动力,才能发挥学生内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化学跟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同学要积极寻找、发现和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如:钢铁为什么久置会生锈?为什么钢铁漆上油漆就不容易生锈?燃料燃烧时为什么鼓入空气,火焰会更旺?潮湿的煤炭为什么会比干燥的煤炭燃烧的更旺?如果我们同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就注意结合这些实际现象,那么学化学就变得生动而有趣。
二.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化学作为九年级的一门新课程,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毫无疑问,确实有许多基础性内容需要记忆。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记忆。因此,我们同学应该学会正确而有效地记忆化学内容。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的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制肥皂、炼制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等等。
三.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时应该注意归纳整理、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利用编写提纲、列图表等方式把知识加以系统化。同时,在记忆中可以适度多记些,如我4次记会了,再多记1次,增加学习程度可以使记忆得到巩固。心理学研究指出,一般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过少或过多地记效果也不好。
同学可以采用分散记忆的方法来加强记忆,早上与晚上的学习时间由于受到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少,应有效利用时间来记忆材料。有效记忆的方法很多,但共同点是要学会记忆,即要了解记忆过程中的动机作用、组块作用、复习作用。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可灵活运用好的记忆方法。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实践证明,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分配实验兴趣小组,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拥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总结实验现象规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多呈现“权威——服从”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在占了绝对的主动,而学生却处于被动的位置,即便有发言机会,也是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缺乏自主意识,阻碍学生思维的拓展,更甚者绝大多数学生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导致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不利于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其中,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在小组内,学生没有心理负担,不必担心出错出丑,于是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长短互补,不但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要合理分配有限的课堂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小组,重新组织学习内容,加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时,教师也要放低姿态,融入到学生之间,聆听学生的心声,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五.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
化学作为初三年级的起点科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有我们同学在开学以后的八至十周这段时间内,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适当地多花些时间,对化学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内容做到课课清、天天清,经常复习巩固,做到融会贯通,那么,初三化学入门关就算顺利通过,这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将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入门关不能顺利通过的话,我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就会给我们的后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的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并进一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
(三台县永江初中 张宗燕)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关爱留守儿童,三台县古井镇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贫困留守儿童制度,党委班子成员8人和团委书记都结对帮扶了一名贫困留守儿童。9月8日上午,古井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到新建小学、古井小学、心妙...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