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本土电商迈入发展“快车道” (记者胥江摄)
□记者 赵利宾
“互联网+”时代,工业企业如何转型发展?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市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推进会上给出了答案: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触网”率达到100%,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90%。
工业企业的“触网”,是绵阳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发展的缩影。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发展作为全市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中国科技城闻名的绵阳,正内生出另一只翅膀支撑起二次起飞。今年1—6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842.41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网络零售额33.19亿元,同比增长53.7%,居全省第二位。
经济转型发展新活力
打开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的“食哈哈”网站,各种各样的生鲜蔬果、进口食品、地方特产等分类清楚,“限时抢购”“天天特价”等促销活动也十分醒目。作为绵阳唯一的食品商贸城,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率先试水“触网”,将线下实体店和线上消费相结合,致力打造川西北首屈一指的副食品电商平台。
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的“触网”,只是绵阳市在“互联网+”时代探索转型发展的缩影。为巩固提升绵阳全省第二大电子商务集聚区地位,打造中国西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发展高地,绵阳再次“亮剑”。
“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绵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今年7月21日,市委书记彭宇行在全市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工作专题会上的一席话,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全企“触网”的巨大热潮。由此,拥有无限潜力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也被赋予新的使命跨进了绵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而时隔一个月后,绵阳又召开全市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工作推进大会,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发展上升到全市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高度,并提出加快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实施“全企入网”,推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与“两新”产业融合发展。与此同时,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进行量化考核。
以“提升一产、调整二产、革命三产”为工作方针,把电子商务作为综合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绵阳发展电子商务的决心越来越大,措施越来越实,绵阳电子商务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发展,今年的第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绵阳将举办多场与“互联网+”相关的论坛,探讨“互联网+”时代转型发展。10月,绵阳将承办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并积极争取成为其永久会址,进而打造为绵阳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平台。
电子商务引入集群效应
8月20日,定位打造游仙电商中心产学研教育基地和电商中心孵化器的游仙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完成投资签约。该产业园建成后,将引进数十家电子商务企业,为入驻电商企业提供政策、金融、法律、管理、产学研等完善配套的电子商务产业服务。
在工业产业中屡屡建功的集群效应被引入电子商务发展,而建设游仙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只是绵阳市发展电商道路上的一个节点。
打造电商集群,规划引领尤为重要。“在编制全市发展规划时,除做好顶层设计外,特别统筹考虑了全市各区域的功能定位,要各有侧重,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绵阳市商务局负责人说,涪城区定位于生鲜食品O2O及配套发展,三台县则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主要突破口。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发展,绵阳市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工程,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和园区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要素集聚、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电商楼宇和电商配套区,加快构建“一地、三区、七园”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格局。目前已初步建成了科创区电子商务基地、高新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游仙区电商谷、江油市电子商务集聚区、绵阳电子商务产业园、三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等10个电子商务集聚区,形成了多头并进、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绵阳市还积极完善集聚区配套服务功能,加强集聚区软硬件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形成集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培训孵化等多功能、多业态融合的电子商务集聚区。支持企业利用闲置楼宇、闲置厂房建设电子商务应用园区,鼓励城区商业楼宇转型发展电子商务。
扶优育强电商龙头企业
一个大产业要“身强力壮”,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具有潜力的企业,并将它们培育成为大企业、强企业。
今年7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在全市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工作推进大会上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电子商务集聚区,着力培育一批知名电商品牌,进一步巩固提升绵阳市四川省第二大电子商务集聚区地位,形成绵阳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动力。
为巩固提升绵阳全省第二大电子商务集聚区地位,打造中国西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发展高地,绵阳再次“亮剑”。除将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外,还将积极建立绵阳市电子商务重点企业库,做好国家、省相关扶持资金争取和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使用工作,确定和培育100户以上重点企业,做好跟踪服务,重点帮扶,做大做强。
在此基础上,绵阳市将加快电子商务重点企业培育,打造优势电子商务平台。
培育壮大以科瑞软件公司“觅来”时尚购物、长虹智易家、江豆网、西蜀网“淘绵州”等为代表的综合型第三方平台。在家居建材、电子信息、特色农产品等领域,发展一批以靓家宅配、“食哈哈”、长虹“点点帮”等为代表的具有产业特色的行业领先垂直电子商务平台。计划到2017年,培育1-2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培育3-5个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垂直电子商务平台。
实施“全企入网”工程,依托电商园区孵化服务平台、“天府网交会绵阳分会”等公共服务平台,力推“绵阳造产品网上行”,提高“绵阳造”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毅德商贸城等各大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建设网上商城,形成实体商场和虚拟市场互为补充的销售体系;鼓励绵阳市百货商场、连锁企业、零售企业、旅游服务业建立平台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拥抱“互联网+”,绵阳又站在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路口,也确定了新的目标:“到2017年建成中国西部电商城,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一声号令,又使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这个现代服务业,承载起驱动绵阳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新使命,奋然前行……
新闻推荐
今年3月20日,首届中国西部樱花节在三台县芦溪镇盛世樱花悠乐谷举办,前三天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00万元、旅游收入4500万元,成了绵阳旅游界一匹“黑马”。三台县“三带旅游发展战略”之...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