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综合科,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平均年龄不低于70岁,而且70%都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市三医院老年综合科主任黄昶荃博士,数年来带领科室人员为这些老人们提供亲情式服务,并用精湛的医技、亲如子女的温情,不仅大大提升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写就了一个大写的“孝”字。
□王春蓉 张瀚文 本报记者 安峥
系统治疗管理慢性病 老人重拾健康
黄昶荃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老年医学专业毕业后,于2011年取得了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博士后证书。2011年,在他的牵头下,市三医院老年综合科组建成立。
由于疗效好、服务优,科室成立不久,已经蜚声全川。三台县71岁的李大爷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等多种疾病,在成都某大型医院治疗后病情好转不明显,该院专家推荐其到市三医院老年综合科继续治疗。“难道市三医院比省城大医院还好?”带着疑问,李大爷入住市三医院老年综合科。黄昶荃通过对老人进行专业系统的评估后,按照个体化康复照护计划进行治疗,李大爷很快好转出院。
据悉,这类慢性疾病的系统治疗管理是市三医院老年综合科开展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中国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四川生理科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科主任黄昶荃博士主要负责。作为市三医院老年医学的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黄昶荃牵头负责的科研项目曾获得中国老年学会科技成果进步奖、四川省科技成果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科室运用慢性病系统治疗管理模式,对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风、慢性心脏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非手术需要)等,提供科学化、系统化、个体化诊治。
目前,该科室还承担了绵阳市老年慢性疾病的公益、科研、教学工作,为绵阳地区老龄人口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医学积累素材和经验,规范慢性疾病诊治,解决本地区县、区级医院等医疗机构疑难问题,指导县、区级医疗机构医师规范化进行慢性疾病管理。黄昶荃博士表示,今后将参加更多的社会服务活动,利用所学为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生活作出更多的贡献。
标准化治疗骨质疏松 老人挺起脊梁
骨质疏松可防可治,然而一般人常认为骨质疏松就是补钙、补充鱼肝油、多晒太阳,疼痛时止痛对症,结果往往延误治疗,以致疼痛持续,弓腰驼背,甚至长期卧床。眼见老百姓对骨质疏松防治意识如此淡薄,黄昶荃很忧心。2014年初,他率先将骨质疏松规范化治疗引入绵阳。依托科学的治疗措施和先进诊疗设备,市三医院老年综合科在骨质疏松的个体化治疗方面,收到了极好的临床诊治效果。
2014年,85岁的陈婆婆早在绝经前后就开始腰背疼痛,后来形体改变,身形变矮了近10公分。随着疼痛逐渐加剧,以致她躺下就不能自主翻身,痛不欲生,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均不明显。经人介绍,她来到市三医院老年综合科。经诊断,陈婆婆患了骨质疏松导致隐性骨折、脊柱不稳。黄昶荃从生活治疗、药物治疗、康复理疗三项着手,为陈婆婆进行了骨质疏松规范化治疗。半个多月后,陈婆婆的骨痛症状明显减轻,能活动自如,且经骨密度检测发现,其骨密度增加,骨质疏松明显好转。
自2014年7月6日,该科室正式成为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诊疗与研究川北基地以来,市三医院老年综合科在全市率先开展骨质疏松规范化治疗,成为川西北唯一专门针对骨质疏松进行诊疗的科室,目前已拥有省部级骨质疏松科研项目多项,这些成果已获得民政部科技成果进步奖、四川省科技成果进步奖、四川省医学科技奖、绵阳市科技成果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黄昶荃主任查房
病房环境
新闻推荐
绿茵重燃战火 鏖战已然来临三台县2015—2016赛季业余足球联赛拉开战幕
本报讯10月24日,备受球迷关注的“三台县2015—2016赛季业余足球联赛”拉开帷幕。本季足球联赛从今年10月开始,预计到明年6月结束,持续时间8个月,于周末分别在三台中学、三台一中、三台外国语...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