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当前的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正在讲重要的地方或孩子作精彩发言的时候,有的孩子却心不在焉、我行我素地搞着小动作,有的孩子虽然表面洗耳恭听,却在自己的世界里思绪飞扬地神游,当老师请他们发言时,一脸茫然、一无所知,即使有积极举手发言的,轮到他们发言时却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或者是语无伦次,甚至是离题万里,不知所云,这种现象不但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环境原因,他们存在共同缺点:自我意识很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与人交往合作能力很差,不会与别人沟通,久而久之,就阻碍了倾听和表达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中,结合有关教育理论,分别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研究,对其培养的策略有了一定认识。
一、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从心理学上讲:倾听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学生对外界的信息围绕一定的数学主题(即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并对其做出的初步的自我评判的一种隐形的心理活动。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的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化成意义的能力。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来培养训练来形成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以身作则,用“榜样”力量去激发学生的倾听
曾记得有这么一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许多行为孩子看在眼里,是一种榜样,孩子的“向师性”促使他模仿老师的行为,难怪俗语有云: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学生的许多习惯(尤其是低段的孩子)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所以,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才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与他们交谈时用目光注视他们;在他们发言时用心去倾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在真正地重视他。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一定会向老师一样去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养成倾听习惯。
2、创设情境,让学生乐意去倾听
心理学告诉我们“听觉作为感知觉的一种,他具备知觉的一般特点,即选择性。在影响选择性的诸多因素中,与主题兴趣爱好一致的事物以及与其内在需要动机关系密切的事物容易被选择,乐意去听。在教学中,根据低段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他们听的兴趣。著名小学特级数学教师黄爱华说过: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适合数学教学,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听的。可见,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中能有效的激发孩子倾听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倾听中的方法指导
(一)采取“逼”的策略,运用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去倾听
在课堂上小学的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是不长的,倾听也是如此,所以在教学中要选择有效的策略延长他们的倾听时间,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逼”就是常用的策略。主要有以下方式:
1、听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听算练习这种方式对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在练习时,学生只有认真地去倾听每一道算式才能计算正确,这种方法花的时间不多,几分钟即可,但效果却是一举两得,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每天上课前就用3到5分钟的时间来听算10道口算题,孩子们都听得非常认真,计算也非常准确。
2、评价同学发言、复述解题过程
在小组合作或集体评价中,每个学生只有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够做出正确精彩的评价,所以评价活动对倾听能力有很大的好处。而解题思路的叙述同样要求每个学生只有在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完成。如:在教完“认识角”一课后,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五角星到底有几个角?学生在小组内认真倾听、互相辩论、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学生说:当然是5个角。也有学生说:不对,有10个角。还有的学生说:不止呢,好像还有更多。又有学生说:这么多角干嘛叫五角星呢?这些想法是学生原汁原味的思维冲突,是认真倾听,思维碰撞的结果。
3、建立激励机制,让学生积极去听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对于认真倾听的学生,老师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鼓舞,一次动情的拥抱,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和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好厉害,能听出他错的地方,可帮了他的大忙了。”同时建立长期学习过程评价机制,在其中设计倾听一项,用耳朵符号记录,如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的,乐于发言的,不管结果如何,及时在评比栏中给他们加“智慧星”。为他人树立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带动其他的同学进步。周末评奖,低段学生可喜欢了。(二)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及态度的教育,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倾听
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让学生养成倾听习惯,老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倾听方法。首先,动作上眼睛要看着发言的人,不能东张西望;其次,内容上要让学生明确听的是什么,只有学生弄清楚了听的内容,才有了针对性,才不会听错;第三是细化“听”的要求,即“三心”(包括:专心、虚心、用心)“专心”是要求每个学生听时不搞小动作,不讲话,把关注点都集中在说话者身上。“虚心”是指对于自己懂的地方也要认真听取别人不同的见解,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能没有礼貌地插嘴。“用心”要求每个学生听了老师和同学的发言要有所思、有所悟,比较他们的发言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做好补充发言的准备。
2、进行倾听态度的教育
著名足球教练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倾听态度直接关系倾听的质量,在教学中,要经常教育学生学会倾听,不但可以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这也是尊重别人的礼貌行为,比一比,谁会听,谁最会尊重别人。倾听的态度端正了,其他方面也随之提高了。
(三台县潼川二小 张红莉)
新闻推荐
高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已成功引进110余家市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及金融服务配套企业入驻。电商快速发展,进一步激发了企业“触网”热情。高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毅...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