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三台新闻 > 正文

前三季度绵阳市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来源:绵阳日报 2015-11-18 22:47   https://www.yybnet.net/

寒冬虽近,但农业农村经济却仍旧一派春光。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前三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通报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绵阳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始终坚持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努力培育农民增收新业态,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0元,农业种养殖业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 本报记者 魏星奎

农民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绵阳市各地各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工作形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粮油畜牧生产,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不断培育农民增收新业态新产业,着力加快一二三产业互动相融发展,有力地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省统计部门认定,今年1-9月,绵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01元,排全省第五位(比全省5319元高282元);同比增加额514元,排全省第六位(比全省498元高16元);增幅10.1%,比全国9.5%高0.6个百分点。

1至9月,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2.0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7.3亿元,增长27.3%。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全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达到2548元,增长10.6%;经营净收入1877元,增长5.6%;财产净收入114元,增长38.3%;转移性收入1062元,增长15%。

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尽管受国家宏观经济紧缩的影响,绵阳市固定资产投入明显减少,投资大项目较少,项目完成进度相对滞后,加之建筑业增长缓慢,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农民收入增长步伐在放缓,但从总体情况来看,绵阳市今年以来前三季度克服了这诸多的不利因素,全市农民收入仍保持平稳增长,形势还是比较乐观。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去冬今春,绵阳市各地小春旱情不断。入夏以来,全市又遭遇了气温持续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空气干燥,出现了中等强度以上的夏旱和伏旱,给大春粮油生产造成较明显的不利影响。

为实现今年全市农民增收目标,各相关部门结合部门职责,及时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地保持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1—9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16亿元,同比增长3.0%。小春粮食总产实现52.04万吨,较上年增产1.77万吨,同比增长3.52%;大春作物满栽满插,水稻栽插179.32万亩,玉米播栽164.95万亩,红苕播栽28.97万亩,苗架长势好于去年;生猪出栏103.68万头,同比基本保持持平;肉牛、肉羊出栏同比增长6.9%和3.2%;水产总量3.67万吨,同比增长3.4%。

农业加工工业持续增长。肉制品、粮油、茶叶等重点产业增势明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上半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个,完成目标125%,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07家(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33个、市级371个),实现销售收入194.5亿元,完成目标的58%。

各地还结合美丽新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和农村电商,努力培育助农增收新型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新的渠道。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收入645.14亿元,同比增长24%。“食哈哈”、“江豆网”电商平台正常运营,“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打开新局面。

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更牢

市水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绵阳市已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8.635亿元,武引二期西梓干渠、金峰水库建设、开茂水库大坝填筑及其引水隧洞、灌浆工程施工,沉水水库枢纽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梓潼宏仁闸已基本建成。灌区累计农业供水1.21亿方,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1万亩,解决了8.8万人的饮水安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平方公里,新建、整治各类渠道1100公里。农村路网不断完善,建设农村公路939公里,完成目标的71.7%。

各地还把美丽新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突破口,通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加速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进程,让更多农村群众跑步进入小康。今年以来,全市已投入资金22.8亿元,完成“建、改、保”的村219个,新建聚居点14个,旧村落改造和保护205个,解决农村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2375户,建设“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36个。启动“***”工程,争取中央、省市扶贫资金978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8159万元。

与此同时,各地还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有序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全市现已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的乡镇269个,已经完成确权登记面的乡镇124个,完成确权面积277.49万亩。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中,涪城区已经全面完成,并经省确权登记专家组验收。

六大举措夺取全面丰收

受自然灾害以及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农民增收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受国家宏观经济紧缩的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入明显减少,投资大项目较少,项目完成进度相对滞后,加之建筑业增长缓慢,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市委农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全面完成今年农民增收目标任务,下一阶段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抓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加工、社会养老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农旅结合、文旅融合,一二三产业互动的农民增收新业态。

集中连片建好粮食功能区,优化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做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工作,促进现代生猪、畜禽等畜牧业科学发展。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大加工、大流通、大基地和大产业,推进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扩大农产品直销和产品品牌培育,推进现代农业(畜牧业、林业)重点县建设。

以“全域灌溉”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为切入点,大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防汛减灾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突出抓好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障贷款试点工作、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三台县、游仙区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试验试点工作。

落实对口帮扶,进一步开展***,科学引导贫困户参与发展种养殖、旅游接待等产业,力争通过发展产业助贫困户年均增收400元以上。开展扶贫小额信贷、雨露计划、易地扶贫搬迁三大扶贫品牌建设,圆满完成4.1688万人减贫任务。

绵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01元,排全省第五位(比全省5319元高282元)

同比增加额514元,排全省第六位(比全省498元高16元)

增幅10.1%,比全国9.5%高0.6个百分点

1-9月,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2.0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7.3亿元,增长27.3%

1-9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16亿元,同比增长3.0%

小春粮食总产实现52.04万吨,较上年增产1.77万吨,同比增长3.52%

新闻推荐

心中的烦恼

不要以为只有大人才有烦恼,其实我们学生也有烦恼。谁都想玩,谁都想考个好成绩,由于家人和老师给我们的压力,让我们感到很苦恼,因此心慌意乱。假如考得不好,有负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就会很压...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东塔镇***重落实2015-11-24 14:58
评论:(前三季度绵阳市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