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覆盖、警民亲近、社会和谐。”一年来,绵阳市公安机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入持久地开展“警民亲”活动,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公安干警全部参与,充分履行公安职能,始终牢记使命,用真心去执法,用真情去感召,用真意去服务,满怀一腔热血,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充分履职,加强治安管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逐步提升
前不久,安县到盐亭打工的邹女士将一面写有“智擒盗贼、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盐亭县公安局,感谢该局民警在短短3天就抓获嫌疑人,帮她追回了在ATM柜员机上被盗的5000余元现金。
一面面鲜红锦旗的背后,是群众一颗颗感恩的心,也凝聚着破案民警的辛勤努力。
“警民鱼水情,警民一家亲”。肩负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任的市公安局,在“警民亲”活动中,从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入手,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打防管控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深化社区、乡村、校园、企业“四大警务”,建立完善城乡“网格化”防控机制。
自“警民亲”活动开展以来,市公安局深入开展“清网行动”、“破案会战”等系列专项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024件,查处各类治安案件9478件,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665人,有效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贴近民心,切实维护民利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寒冬中,民警给困难群众送来了温暖的关怀和新春祝福;社区里,警民谈心的欢声笑语述说着去年的收获和今年的憧憬;广场上,民警微笑着站在设置的咨询服务台前,为市民解疑答惑……
时下,“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在绵阳市开展得红红火火。无论在哪个社区、乡镇、企业,都能见到警察走访的身影。
真诚服务群众,不断满足群众的需求,是人民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主动贴近民心、切实维护民利、有效促进民和,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下访、基层民警走访、执法办案回访“三访”活动和公安工作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进学校、进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体“五进”活动等。活动中,全市公安机关组织民警主动走访群众近30万人次,征求意见和建议1000余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600余个。
同时,结合走访评议过程中收集的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绵阳市公安机关采取项目化管理,落实责任,确定期限,立项解决,并及时向人民群众反馈整改情况,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在全省政风行风评议中绵阳名列全省公安机关第一。
创新举措,深化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认同度大幅提升
2月20日上午是市拘留所视频会见日,在远程视频会见室内,管教民警轻点鼠标接通了视频,当被拘留人员唐东平(化名)看到远在陕西的父亲后,既激动又高兴。
“做小事”、“办小案”,小事不小,累积的是群众对人民公安的信赖。
为把服务群众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公安局积极创新措施和载体,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执法规范大建设、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大改善和公安民警群众工作能力大提升、警民共建和谐家园、公安英模宣讲、网上大平台警民互动“五大专题”活动。
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主动向人民群众报告工作300余场次,组织召开“警民恳谈”、“警营开放”等活动450余场次,建立QQ群、公安微博、网上公安机关等100余个。同时,积极依托信息化建设成果,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网上管理服务,使服务更加贴近群众,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认同度得到大幅提升。
立足公安职能,积极回应民需,深化为民服务。5月份,市公安局还推出“公共户口簿”7日内办结、加急出国(境)证件5日内签发等“警民亲”活动,新添十项措施,有效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融入了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广大公安民警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添加了新的注脚,更是绵阳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便民、利民“新政”。
(岳波 本报记者 梁耀予)
新闻推荐
齐心协力谱写“中国梦”绵阳篇章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本报讯5月10日市委召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后,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纷纷热议,畅谈感受。大家一致表示,要齐心协力,谱写“中国梦”绵阳篇章。大...
盐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