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24)日一大早,盐亭县城细心的居民发现,经常拥堵的北门大桥顺畅了;农贸市场外长期占道经营的摊贩,全部搬进了市场……这些细节的变化,顺了居民的气,解了居民的忧,暖了居民的心。这是盐亭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开展干部“亮岗践诺”活动,接受党群监督评判的一件件实例。
原来,半个月前北门大桥路口安装了红绿灯,由于红绿灯信号时长设置不合理,上班高峰时段进城车辆经常拥堵。前天,一名群众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冯成邮箱写信,拿冯成“亮岗践诺”的内容“说事”,冯成随即带上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重新调整了红绿灯信号时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摊贩占道经营则是因为农贸市场脏乱差、低矮阴暗,县城管局对照“亮岗践诺”内容兑现了“承诺”,修化粪池、疏通下水道、更换老化线路、恢复照明设施,摊贩全部搬进了市场。
干部在什么岗位、该干什么、怎样去干?今年初,县委组织全县15名县级领导,36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69个县级部门的78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逐一亮身份、亮目标、亮措施,将“亮岗践诺”活动中各自的“承诺”落在纸上、放到电视上、挂在网上,家喻户晓,明明白白。可是,就像穿衣戴帽一样,如何确保承诺的内容“合身”、“得体”?县级领导重点围绕“抓大局、出主意、树典型”作承诺,推动帮扶联系点的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生态环境等全面发展;县直单位领导侧重在“找门路、帮项目、促发展”上作承诺,做到“规划到村、项目到村、下派干部到村”;乡镇班子领导着重在“重服务、解难题、助致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方面作承诺,在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积极践诺,引导帮助农村党员实现“一个党员一条致富路”;县级部门的中层以上干部,则结合自身工作职能职责,在落实执行政策、完成工作任务、代理服务群众事务上作承诺。目前,全县共承诺办实事、好事234件,涉及公开承诺共收集党员群众改进意见建议33条,修订工作目标11个。
承诺时拍一下胸脯、许个诺言、作个秀并不难,可是百姓所关心的并非是说了多少而是做了多少。为此,县上建立起承诺台账,对每位干部承诺的事项建档立卡,承诺一件、备案一件,兑现一件、销号一件,把承诺完成情况纳入干部年度目标管理,逗硬考核。现在全县已建立承诺台账73本,备案承诺310件。强化践诺监督,在《盐亭新闻》开辟“为民务实清廉在行动”、“民生实事”等专栏,围绕“学习兰辉精神、争做‘五好干部\’”等主题活动,对干部公开承诺的事项逐一公开办结进度,进行“倒计时”跟踪,一件件抓落实,一天天出成效,现已制播专栏节目17期;县委抽调11名老干部、22名群众代表,组成3个践诺督查组,每月对各单位承诺进度情况进行督查。实行开门评诺,坚持讲实话、办实事,绝不“放空炮”、开“空头支票”。健全完善“自评互评、群众评议、领导点评”制度,按照“一诺一询问”、“一诺一跟踪”、“一诺一评议”的办法,健全问责机制,增强践诺刚性,由干群共同对承诺践诺事项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完成进度慢、未能如期兑现承诺的,通过县政务网、县电视台、网络论坛等平台进行曝光。截至目前,曝光干部5人次,采纳群众举报意见21条。
(本报记者 葛永坤)
●点评
干部就该有干部的样
自己是什么人、职责是什么、正在干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干——盐亭“亮岗践诺”活动的好处之一,是重新唤起和强化了干部的“身份”意识。
干部是“普通公民”,但也是“特殊公民”——手握权力,肩负责任,身后跟着群众。因此,干部就应该有干部的样,绝不能与群众没有区别,更不能在觉悟和思想上还不如一般群众。“亮岗践诺”活动中承诺公示、承诺指导、承诺台账、承诺监督、承诺考核(问责)五个环节紧密相扣,就是要让干部重温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明白自己的职责与职权,还原和增强干部作为“人民公仆”的“身份”意识。
之所以群众提起一些干部会不以为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干部“身份”意识差,要么“一身官气”,要么“两袖痞风”,毫无公仆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盐亭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这种探索,无疑值得学习和借鉴。(方发勇)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绵阳市继续将生态环境工程作为十大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通过大面积退耕还林、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气环境水环境整治等多项举措,使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更加宜...
盐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