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红 本报记者 杨檎
“基层给力,事业有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罗强一语中的。
近年来,市委以抓基层打基础为主线,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国梦”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个标杆。基层党建为推动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优化组织设置
扩大基层党组织有效覆盖
“现在一出家门就能找到党组织,身边的党员越来越多了。”游仙区涪江街道居民朱俊告诉记者。与朱俊有同样感慨的人很多,他们的感慨反映出了一个事实:绵阳市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覆盖面正在越来越大。近年来,绵阳市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不断优化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实现有效覆盖。
在农村,绵阳市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社区化趋势,打破地域、行业限制,推广和完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实现了农村党建资源的有效整合;根据农村党员个人特点和设岗定责情况,探索在村党支部下建立产业或特色党小组,促进了职业和岗位责任相同或相近的党员更好地交流和发挥作用。目前,绵阳市已成立农业专合组织136个,建立产业型党委12个、产业型党总支63个,党组织覆盖率100%,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在街道社区,绵阳市积极适应城市网格化管理和居民个性化需求的趋势,指导基层根据社区党员工作性质、特长爱好、生活状态、行业分布等情况,将党组织建设的“触角”向各类商业楼宇、街巷、专业市场延伸。目前,已建立街道“大工委”11个、社区“大党委”148个,区域化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绵阳市把健全党的组织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建立源头覆盖机制,整合工商、税务、民政等部门职能优势,统筹做好“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集中开展“百日攻坚”和“双强十好”创建活动,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73.8%。
强化服务意识
突出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就是专门为群众服务的,对此盐亭县云溪镇城东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陶莉蓉感受最深:盐亭县委将闲置的4000余平方米、价值3000余万元的优质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给10个县城社区,从根本上一次性解决好了社区办公用房问题。陶莉蓉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社区场所达到了1000m2以上,经费也多了,能够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了!”
近年来,绵阳市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主要任务,积极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并从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实效、实现服务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同时,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誉。
在提高服务能力方面,绵阳市重点加强村(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标准,积极倡导“好人+能人才是当家人”的选人导向,综合运用“两推一选”、公开选拔、组织选派、挂职交流等多种方式,选优配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在去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新当选的376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3.2%;年龄35至55岁的占76.9%;“一好双强”型的占65%以上,有152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两委”正职,为村(社区)未来发展夯实了干部人才支撑。 (下转第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琨)昨(21)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超在调研盐亭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着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千方百计引进一批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
盐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