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盐亭新闻 > 正文

我们看坝坝电影现场还有解说:剧情是这样的……

来源:成都商报 2015-02-07 21:30   https://www.yybnet.net/

我小时候生活在盐亭乡下,5岁那年的夏天,二哥要买一件背心,我跟他一早便出发,翻过两座山,步行约三个小时到达盐亭县城。那时,看电影是难得的娱乐,买好背心后,二哥就带着我直奔电影院。我至今仍记得那天放映的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院外是阳光灿烂的大白天,走进影院后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黑夜,进入影院,就步入了一个奇幻的光影世界。我小时候看了无数场电影,但只有这一场是在电影院里看的,其余的,全是在露天坝坝上进行的。

肩挑背扛背电影

那时候盐亭县有四十来万人口,但从事电影放映的只有县电影队一家。每年,电影队都要派专人深入农村作电影巡回放映。

电影放映有一整套行头,包括发电机、电线、灯泡、放映机、胶片、话筒、喇叭等等,全部是用肩挑背扛这种最原始古老的方式来完成的,像发电机这样的设备,要两三个人才拿得动,十分吃力。家乡人把这个搬运电影行头的工作叫做“背电影”。一般是上一个公社的电影放映结束后,由下一个要放映电影的公社派人来搬运。搬运工作是非常费力的体力活,加之需要跨江越河、翻山越岭,所以一般人都不愿意承担。我们家斜后方一个坎儿上住着一户人家,是经常搬运电影行头的。这家主人叫袁作斗,在我记忆中,搬运电影行头的活路,总有袁作斗的份儿。

操坝上的影院

由于公社没有专门的电影院,所以电影队送来的全部是露天坝坝电影。只要是相对开阔、平整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电影的放映场所,其中选址最多的是位于五台山半山脚的章邦学校,学校里面有一个小操坝,不仅平整,而且经常有学生打扫卫生,比较干净。

天还没黑下来,挡子就张挂了起来。那时农村人说的挡子,就是现在城市人所说的银幕。挡子一挂起来,小娃娃就更激动了,巴不得天尽快黑下来。

我那时刚上小学,就在章邦学校念书。大人还在忙活路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就早早地搬起板凳到操坝上占位置了。本公社的人看电影,大多自带板凳。也有其他公社赶来看的,但由于路途遥远,他们轻装上阵,没有板凳怎么办呢?就在附近寻砖头、找石块,搬过来就当做是板凳了。一场电影放下来,操坝上总会留下很多砖头、石块,到白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发动我们对这些砖头、石块进行清理。

解说员拿话筒说剧情

电影队来公社放电影的工作人员不多,一般就一男一女两个人。他们是有大体上的分工的,通常一个人负责管理安片、放片、换片,另一个人就负责在放映的过程中手握话筒,按照剧情的发展对电影作必要的解释说明。

在电影放映机旁边,通常会竖起一根竹竿,竹竿上悬挂一个大概有100瓦的大灯泡,把整个坝坝照得通明。每次挡子上的影像突然消失的同时,竹竿上的大灯泡就会亮起,人群中就会有人说:“换片了!”这时放映员就不慌不忙地取下空胶片盘夹,再不慌不忙地安上装满胶片的盘夹。大灯泡熄灭,挡子上又出现影像。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一场电影才能放完。

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还会安排一个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对剧情进行解说。记得有次在公社办公楼前面的坝子上播放《上甘岭》,女的放片,男的不时拿起话筒进行解说。播放到王成参军那一节时,只见他把话筒放到嘴唇边,不紧不急地解释说:“王成报名参军,要去打美帝国主义和它的狗腿子,开始的时候呢,没有得到上面的同意,他的心里头哇,就像猫儿抓一样的难受!”

八路军成了左撇子

一次,由于去得太迟,操场上已经挤满了人,没办法,我只有到挡子背后去看。站在挡子后,影像就反了。那时候,反映抗日、国共相争题材的战争片很多。本来,八路军指战员是举起右手击毙日军首领、日军首领中弹后是右边倒下的,但我看到的却是,八路军指战员抬起左手一枪击毙日军首领,日军首领中弹后向左边倒下来。如果有炮弹从远方打来,感觉就好像要打到挡子后面一样,心里非常害怕。这还不算,最大的问题是,挡子上的图像是模糊不清的,加上高音喇叭是朝着前面的方向摆放的,所以在挡子后面看总体感觉十分差劲。

坝坝电影有自身的不足,那就是要受天气的影响。有年夏天在学校操坝看电影,看着看着,刮起风下起雨来了,挡子被吹得歪歪斜斜的,影像也开始变形。有人赶紧找来雨伞,张开保护电影放映机,电影继续放映。不料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大,最后只有收拾行头,停止放映。至于第二天又补放了没有,我已记不清了。

跋山涉水看电影

那时候,除了章邦公社,我们还喜欢到其他公社看电影。为了看一场电影,常常不惜跋山涉水,有时甚至要步行二十多里路呢。外出看电影往往是集体行动,一大群人,少则十来个,多则四五十个。出发前,有的准备电筒,有的准备火把。电筒便于携带,但在当时是稀罕物,很多人无力搞到。火把就不一样了,茅草、蓑草、谷草、麦秆都可以是其材料。火把、电筒在去的路上是用不着的,因为大家一般会在天黑之前赶到电影放映的现场。

我那时还是小娃娃,到其他公社看电影随时处于紧张状态,电影还没结束,心中就开始戒备起来,生怕其他人走了把我一个人扔下。电影一结束,马上就要跟上大队伍往回走。一群人心急火燎地往回赶路,如有人掉队,一般是不会停下来等的,所以除了加快脚步,没有其他办法。一路上,有失足踏进水田弄得腿脚都是泥水的,有踩虚脚滚到路边坡下划破脸的。一时间,呼朋唤友声,鸡鸣狗叫声此起彼伏,声势浩大。如果遇到路途遥远,有可能人还未到家火把就燃尽了,那就得摸黑赶路,直到回到家为止。

有一天,有人从两河赶场回来,说那里晚上要放电影。很快,这消息就传开了。天还没黑,我就跟着大部队出发朝两河看电影去了。一个多小时后,一大群人到了两河街上,结果发现那里根本没有什么电影,下午的消息属于误传。不过,这种情报不准导致白白跑路的情况就只出现过这么一次。

现在回想起来,我小时候跟着别人到邻近的公社看电影,顺梓江而下到过两河(公社),逆梓江而上到过毛公(公社),进徐家湾翻越山垭到过新龙,进苏家沟翻越山嘴到过七宝,几乎走遍了附近所有的公社。

其实,那时候的电影少,题材窄,倒过来一碗汤,倒过去汤一碗,不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就是《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光《沙家浜》就有两种版本。这些电影的一些剧情、台词、唱腔,我们都十分熟悉,甚至可以背诵、哼唱。我至今还唱得出《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电影的歌曲片段,并不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而是那时反复看这些电影看会了的。

张叉,1965年生于四川省盐亭县章邦公社。、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中描述的看坝坝电影的情节,是作者学前和小学期间发生的事。

征稿启事

大周末《个人史记》版征集读者记忆里有趣、独特的故事,欢迎投稿。来函请寄:成都市红星路159号成都商报社大周末工作室,或发电子邮件至:

chengdu101@qq.com

新闻推荐

80后姑娘何许成的酸甜创业路

晚报记者张玲从几百公里之外的绵阳市盐亭县,远嫁宜宾市筠连县联合苗族乡革新村,美丽内敛的80后姑娘何许成腼腆地笑着说,真的是缘分哦。从父母娇宠着的宝贝女儿,到随丈夫回乡创业,成长为奋斗在兔产业上...

盐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们看坝坝电影现场还有解说:剧情是这样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