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小芹)“原来我们家就养五六头猪,现在加入养殖小区,每次都要养八九十头猪,合作社给我们提供品种和饲料,还经常来技术指导,方便又省心。”近日,在盐亭县安家镇天泉村,养猪大户蒙秀玲欣喜地告诉记者。
蒙秀玲口中的养殖小区就是安家镇琼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项目,该合作社入社成员覆盖安家镇8个村及周边乡镇,带动农户300余户,年均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年均销售1000万元以上,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合作社采用统一生猪品种、统一饲料品种、统一饲养管理技术、统一疫病防控制度、统一收购的管理运作模式,不断强化生态养殖管理,多渠道拓展销售,降低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和疫病防控风险,提高生猪养殖效益。今年以来,已出栏生猪2000余头,配送饲料5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400余万元。
在养殖小区14号,养殖户曾春萍正在自家的圈舍打扫卫生。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在外面打工,听说镇上引进了生猪养殖小区项目,不仅能赚钱还比较稳定,于是就决定回家养猪。“半个月前,我才卖了45头猪,赚了3万多元。”曾春萍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入驻养殖小区,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共建标准养殖小区,分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成果,携手养殖户走上致富路。“这两天天气热,要勤扫猪圈哦,卫生防疫很重要,有啥子问题随时找我。”合作社社长李凤琼正忙着给农户指导防疫,她说:“以前我们都是单家独户地养猪,现在通过这个养殖小区的建立,就是想把大家捆绑到一起,母猪、饲料、药品都是统一提供,有风险我们一起承担,有机遇我们一起享受,共同致富。”
合作社利用散居养殖户的场地,送成员老母猪生产回收老猪的方式,现已发展社员142户,改良生猪品种结构,去年成功与绵阳铁骑力士集团合作,优化了产供销方面合作,实现创收60万元,被市委表彰为“先进专合组织”。
安家镇畜牧兽医站站长范洪明介绍,小区规模养殖能够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传统方式养猪需1年时间,年出栏率不高,难以形成商品化生产。规模化科学养猪,4-5个月可出栏,年出栏率高。“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加强防疫、品种改良等技术指导,把合作社的基础打牢,让合作社发展得更好,让农户得到更多实惠。”
新闻推荐
盐亭县文广新旅局给贫困户送化肥本报讯(记者黄小芹文/图)重温入党誓词、创新党课形式、深入基层帮扶……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盐亭县坚持将“两学一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
盐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