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元 记者 黄小芹)近日,由盐亭县文广新旅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的“盐亭县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传统舞蹈(梓江龙)》研讨会”在县文化馆举行。
研讨会上“梓江龙”项目传承人赖兴文对“梓江龙”发掘保护的来龙去脉作了梳理。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林海认为,“梓江龙”在现有的保护基础上,应继续深挖其人文内涵,全面提升艺术形式,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相融合,精确定位,双向发展,在艺术变现形式上,突出其地域性、唯一性、特异性。县文化馆负责人表示,要将保护项目主动融入嫘祖文化旅游和梓江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开发项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据悉,在中华民间的传统龙舞之中,大多是依照传说中龙的身体构造为九节作依据制成九节龙,唯独“梓江龙”是四人共舞。它是由一人耍龙灯,三人舞龙,每人左手、右手各拿一只龙脚进入表演。其舞蹈表演流程有:一龙行云、二龙戏珠、二龙抢宝、黄龙缠腰、雪花盖顶、龙游梓江等若干个集体造型。“梓江龙”的形体小,舞姿变化奇巧,程式套路多,独具一格。“梓江龙”由安家地区几个高龄老人口传心授,再经文艺爱好者进行收集整理,与龙的工艺制作、音乐配合、排练而成艺术形象,使已临灭绝的梓江龙再飞舞在梓江流域。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元记者黄小芹)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全面掌握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日前,盐亭县文化馆非遗普查工作组深入高灯镇等乡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筛查工作,查看...
盐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