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林
“凤栖台温泉度假区项目集休闲、观光、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国际化园林式温泉观光酒店,按照国家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度假区扼守七曲山大庙入口,以状元碑、探花溪古韵商业街、状园、温泉度假四大文化创意手段在距离大庙仅7公里的主城区边沿地带,打造文昌文化的二次消费区。
近年来,梓潼县充分挖掘梓潼特有的文化、生态资源,依托核心景区,扩展现代旅游产业链,推动梓潼旅游从‘单线游\’向‘环线游\’、从‘过境游\’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如今,沿着这一思路,梓潼已形成两大核心景区:北有以文昌祈福文化为核心的七曲山风景区,南有弘扬“两弹一星”红色文化的两弹城景区,并以此为支撑,带动温泉酒店、文昌古镇、乡村农家乐等一大批丰富的旅游产品,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立体旅游格局。
整合资源
擦亮“金字招牌”
要把七曲山这块梓潼旅游的“金字招牌”擦亮,必须要以现代旅游的理念对其进行改造升级。要以全新的思路引领,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以此不断完善旅游产品线,增强旅游接待能力,打响梓潼旅游的品牌。
由此,梓潼邀请旅游、历史、民俗等方面专家编制了《梓潼县旅游总体规划》、《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七曲山景区总体规划》;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修编了《四川梓潼七曲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力图以七曲山为核心,挖掘文昌文化内涵,从而延伸出休闲观光、度假养生、购物娱乐等一系列旅游板块。
围绕这一理念,梓潼大动作频频:利用武引二期建设的串库水库——凤凰湖蓄水,梓潼为七曲山“配套”了一汪碧水,从“有山无水”变为“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致。同时,在凤凰湖与下游的金星水库之间,梓潼还打算建设一处湿地公园,让景区风光更为丰富多元。
在七曲山脚下,以温泉养生为主题的园林式酒店目前已开始动工,未来将承担着开拓冬季养生度假游的重任,彻底改变梓潼旅游“冬夏旺淡季分明”的现状。
在文昌宫与水观音景区之间,投资5亿元的文昌圣境已开工。这里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街和古驿站,将打造成为文昌文化体验区,以及休闲娱乐和综合配套服务的功能区。
至此,原本仅限于祈福还愿的七曲山风景区,已成功拓展为涵盖温泉疗养、游山玩水、购物休闲的完整旅游产业链,成为梓潼旅游真正的“金字招牌”。
景城一体
打造“城市名片”
梓潼县城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乘车从七曲山向县城驶去,视线所及之处,从苍翠的古柏逐渐过渡到整洁繁荣的现代化新县城。“景”、“城”相距仅10分钟车程,常常让人分不清是“景”还是“城”。
秉承“景城一体”的规划理念,梓潼新城区向城北延伸,七曲山风景区向南扩展,二者相交相融,从而实现了城市功能与旅游产业的“1+1>2”——既能调动城市接待能力为景区做“配套”,同时景区的吸引力也为城市购物、休闲、住宿等相关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
进入2014年,梓潼“景城一体”又进了一步:随着九块石大桥的竣工,与县城隔江相望的长卿山森林公园也被纳入10分钟城市交通圈,而从城区到“两弹城”红色旅游景区的距离也缩短到20分钟车程以内。至此,梓潼全境四大景区都与县城“无缝对接”:实现了“城在景内,景包围城”的格局。
移步换景、景城相融。梓潼优良的生态资源,不仅成就了七曲山等风景名胜区,同时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农村生态旅游也在梓潼各地兴起。
梓潼县文昌镇东风村原本交通不便,但随着联通七曲山风景区与新城区的公路开通,东风村一下乘上了发展的“东风”,目前全村已有7家农家乐,“十一”期间生意都很火爆。而最近来访的外地投资商也很多,他们无一例外看上了这里的旅游前景,打算在这里开办餐饮、娱乐设施。
东风村只是梓潼生态乡村游的一个缩影。为充分发挥散落在各乡镇的生态旅游资源,梓潼打造了“一纵一横”的乡村旅游观光通道,形成了“乡乡有旅游项目、村村有特色景观”的乡村旅游格局。
2014年7月,梓潼县首届乡村旅游节举行,随后就是葡萄节、荷花节……各个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在梓潼各地开花,旅游经济也成为农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新闻推荐
芙蓉溪畔、富乐山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仅有的李杜合祀文物保护及风貌改造提升工程接近尾声。这里,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已按“修旧复旧”的原则修缮完毕,新建的治平书院、左绵公馆等传统风格建...
梓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梓潼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