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梓潼新闻 > 正文

儿子,妈妈再给你一次生命

来源:绵阳日报 2015-11-03 15:06   https://www.yybnet.net/

□ 陈仁康 本报记者 郑金容

在儿子被确诊为尿毒症,年轻生命即将开始倒计时的关键时刻,她毅然决定捐肾救子。腹部一道20厘米长的刀疤,是她为儿子捐肾而留下的母爱痕迹。在梓潼县黎雅镇中心卫生院,她靠着一只肾的柔弱身体拼命工作,拼命挣钱,来维持儿子日常透析的高昂药费。这个乐观而善良的好妈妈强菊英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捐肾救儿的事迹也在梓潼广为传颂。

一纸诊断书打破平静生活

强菊英是梓潼县黎雅镇崇文村一位普通农民,靠种庄稼维持生计,一家人过着平静而安详的日子。和许多普通乡村家庭一样,尽管经济不宽裕,强菊英和老伴还是竭尽全力供儿子读书,希望他能学有所成,走出山村。

眼看着儿子杨永军即将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强菊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6月,正在北京政法大学读研的杨永军突然感觉全身疲惫、四肢乏力,连走路都十分困难。起初他以为是学习压力过大,后来请假休息也无济于事,症状加重,无法支撑。为了查明病情,他到华西医院做了详细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把全家人都击懵了,拿着儿子的诊断报告,强菊英泪如雨下。“我只有这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含辛茹苦养大了他,决不能让这个病毁了他的前程,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年轻的生命走向尽头,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救活孩子。”这是强菊英发自内心最朴实的想法。

慈母毅然决定捐肾救儿

医生说,医治杨永军的病并不是全无办法,换肾就可以挽救他的生命,但肾源难找,而且所需的费用非常高昂。儿子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而合适的肾源又迟迟等不到。眼看儿子挣扎在死亡边缘,排不出尿憋得满脸发黑,身体一天天消瘦,强菊英肝肠寸断。

家里一次又一次借亲戚朋友的钱都用个精光,而且旧债未还又添新债,换肾需要的几十万元对强菊英家来说实在难以承受。为了早日解除儿子的痛苦,减轻家庭的负担,爱子心切的强菊英当即决定将自己的一个肾捐给儿子,延续儿子的生命。强菊英的这一决定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大家认为她年纪大了,换肾会影响她的身体健康,劝她耐心等待合适的肾源。可强菊英却说:“儿子年纪还小,他得好好活着。我已经是50岁的人了,活一天也是闲一天,我决定的事谁也不要阻拦了。”全家人拗不过她,只好默默去筹钱。

杨永军知道后,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在母亲面前跪下来说:“妈,这么多年您为我付出太多了。这次我不能再连累你了。”强菊英坚定地对儿子说:“你是妈心头上的一块肉,妈既然能给你第一次生命,那就允许我再给你第二次生命,妈能挺得住。”杨永军听后泪水涟涟。

拼命赚钱延续爱子生命

幸运的是,母子俩配对完全吻合,换肾手术成功了。手术后,强菊英身上留下了一道20厘米长的疤痕。杨永军术后身体恢复良好。强菊英捐肾救儿的事迹感动了左邻右舍,她家庭的窘况也牵动了整个黎雅小镇,乡邻们纷纷登门慰问,伸出援助之手,政府也尽最大努力给予他们许多政策帮扶。

因为儿子的病,强菊英家已经债台高筑,并且杨永军每个星期要做一次检查,每天都需要100多元的透析药品费,术后的杨永军和强菊英都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滋补身体,经济困难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最大现实。尽管如此,强菊英始终顽强地面对生活,正如杨永军所说:“我家虽然贫穷,但有了母亲的大爱我心里永远感到富有!”

50多岁做手术,身体肯定会受影响。但为了维持家里生计、感恩社会,强菊英顾不得自己身体孱弱,和丈夫商议后,她在黎雅中心卫生院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每天来回步行6公里到医院上班,为省钱她中午吃个馒头、喝点开水勉强应付一下。尽管工资不是很高,但微薄的收入最大限度补贴了家里开支。老伴则在家忙着种田、喂猪赚点辛苦钱来抓紧还债。强菊英每天回家后还要忙着干各种家务活,以此减轻丈夫的负担,夫妇俩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就这样,强菊英通过不断努力,硬是把一个负债累累的穷家打点得生机盎然。

看着母亲辛苦而快乐地奔波,杨永军内心无比心酸,但他知道:不轻言放弃,活下去,就能给母亲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新闻推荐

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优化群众就医环境

本报讯(杨奎刘丹)近年来,梓潼县人民医院大力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简化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开展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努力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改进服务方式。该院着力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民生...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木兰诗》改写2015-11-10 15:04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无缝监管2015-11-18 15:01
评论:(儿子,妈妈再给你一次生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