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冠霖
在“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里,时间不仅能“存储”,并且还能灵活“提取”。1月6日,记者从阆中市保宁街道书院街社区获悉,去年12月中旬该社区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把社区志愿者服务时间、技能等信息登记造册,灵活安排志愿者为需要帮助的困难居民提供维修、清洁、聊天、下棋、辅导学习等志愿服务。志愿者若需他人帮助,还能从“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灵活“提取”,由社区安排专人提供帮助。
存:40多名志愿者“存储”时间
当天,记者在书院街社区居委会看到,在《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登记册》中,详细记录了40多名志愿者的姓名、单位、学历、职业、可提供志愿服务时间、志愿服务事项等内容。志愿者中,有学生、社区在职居民和老年人,有的人“存储”的是下班后的时间,还有的人“存储”的是周末时间。
家住书院街社区的何永珍,今年67岁,带着读初三的孙子在社区租房居住。尽管女儿在外务工,但一年仅房屋租金就要用去近万元,何永珍没有经济来源,家庭经济贫困,平时只能靠低保生活。
“孙子正上初三,即将考高中。我没读多少书,又不能辅导他,家中也没钱请家教辅导他,你们能帮帮忙吗?周六、周日都可以。”2015年12月27日,得知社区有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后,何永珍就来到社区寻求帮助。
社区工作人员听了何永珍的诉求后,翻阅《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登记册》,从中选取了一名叫张耀尹的21岁志愿者,她能提供周六、周日全天的志愿服务。正在备考公务员的张耀尹从社区工作人员处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同意为何永珍的孙子提供学习辅导的志愿服务。目前,张耀尹已利用周六、周日为何永珍的孙子辅导学习10多次。“我是一名新党员,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是我应尽的义务。”张耀尹说。
何永珍告诉记者:“很感激社区志愿者能辅导孙子学习,真的给我们帮了大忙。”
“从去年开始,社区决定更好地对接居民需求,拓宽为居民服务渠道,尤其是社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需要帮助的人群。”书院街社区党委书记李春江说,目前社区有80名留守儿童和60名留守老人,此外,还有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需要帮助。
取:志愿者可灵活“提取”时间
所谓“时间银行”,就是志愿者把时间“存储”在社区的同时,还能在遇到困难时灵活“提取”时间,向社区申请帮助。
今年44岁的蒲惠,家住阆中市沙溪街道,因长期热心社区公益,在书院街社区成立“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后,她也把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间“存储”在书院街社区。蒲惠的丈夫身有残疾,每天中午和晚上,她必须定时回家给丈夫做饭。
今年90岁的侯婆婆家住书院街社区,与双目失明的儿媳妇一同生活。1月4日,侯婆婆向社区求助,因家中清洁无人打扫,希望社区能安排人帮助打扫卫生。社区工作人员与蒲惠联系后,蒲惠随即前往侯婆婆家中打扫清洁。
蒲惠没有料到,临近正午需要给丈夫做饭时,她还未打扫完侯婆婆家的清洁,一时也走不开。
“喂,李书记吗?我是社区志愿者蒲惠,我现在需要帮助。”最终,蒲惠还是决定留下继续为侯婆婆打扫清洁,同时向社区“提取”志愿服务时间,申请帮助。
李春江在得知蒲惠的情况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前往蒲惠家中,给蒲惠的丈夫做午饭,解决了蒲惠的后顾之忧。
“志愿者‘存储\’时间,为居民提供帮助,当他们需要帮助时,也能向社区申请帮助,‘提取\’时间。‘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让爱心资源流动起来,更好地帮助社区困难群众,又联络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李春江说。
■新闻链接
“时间银行”最初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 在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用“支付的时间”来换取别人的帮助,既解决了一时的困难,又联络了社区群众彼此间的感情。
在我国,“时间银行”也有不少成功案例,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北京市房山区西潞街道的“时间银行”经过两年的运作,开户的志愿者已经有1700余人,服务空巢老人549名,共结成帮扶对子449对,志愿者累计服务达169余次,服务时间3860小时,志愿服务影响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志愿服务意识普遍增强。
新闻推荐
省政协主席柯尊平在南充督导调研项目工作和经济工作时要求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进一步增强做好经济工作信心和决心李仲彬陪同督导调研并汇报工作 向东袁险峰吴
"target="_blank">(记者张德利)1月19日至20日,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率省督导组一行深入南充市,就项目工作和经济工作进行专项督导调研,并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他强调,各级各部...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