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正值天宫乡赶场天,记者看到,赶场的人络绎不绝,步行的、开小车的、骑摩托车的乘客源源不断地从河对岸乘船而来。
7时左右,记者看到,一艘船从河对岸开往天宫乡码头,船上载有13人,没有一个人穿戴救生浮具。船靠岸后,记者支付1元的过河费用后,准备乘船到河对面。记者看到,发船时,船上有8名乘客,船主没有叫乘客穿戴救生浮具就开船了,现场无监管人员,也没见签单人员,直到下船也没有一人着救生浮具。靠岸稍作休息后,记者又乘该船前往天宫乡码头,此时船上共有乘客9名,同样没有一人着救生浮具,直到船抵达天宫乡西河塘码头。其中一位小车司机直接将车开上船,也没下车,船主也未出面制止。一些骑着摩托车乘船的司机,上船时不是下车将摩托车推上船,而是油门一踩,直接骑上船。
记者看到,两件救生浮具挂在船栏杆上,还有10多件救生浮具放在船边铁筐内。按照相关规定,船舶上必须达到100%配备救生浮具,100%穿戴救生浮具。记者询问船主:“船上其余救生设备到哪儿去了?”船主回答:“锁在铁柜里面的。”记者看到,这个铁柜紧锁着。
“乘客不穿戴救生浮具乘船对不对,上面有没有规定?”面对记者的询问,船主说:“上面要求乘客必须穿戴,但哪个乘客穿嘛,天又这么热。不过,我们这条河水很平静,不穿也没得什么,不会发生什么大事故的。”“有没有安监部门的人来检查?”船主回答:“来检查过,也发现乘客不穿戴救生浮具,说了哪个听嘛。”
记者看到,码头处立有一块《六不发航制度》牌,第六条规定:乘客不穿救生衣或救生浮具不准发航。码头上还立有一块《安全提示》牌,第二条要求:摩托车驾驶员必须下车过渡。
记者在此暗访近两个小时,该船往返近10趟,都没见乘客着救生浮具,也无人监管。
新闻推荐
(张晓东)“‘雪亮工程\’实施后,天宫乡的主要路口、景区、码头和人口密集处都安装了带有夜视功能且能360度旋转的高清摄像头,可以看到乡上各路口的交通情况。尤其是西河码头,以前很多人上船不穿救...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