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许旭)7月26日,安徽省寿县,头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顶“帽子”的山西省代县、云南省会泽县、云南省巍山县、四川省阆中市、湖南省凤凰县和安徽省寿县六县(市)(以下简称“双帽”六县(市))政协主要负责人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在此围绕加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加快脱贫步伐,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专题交流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能否摘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帽子”,同时保护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帽子”,不仅需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增强内生动力,更需要国家层面的强力推动。
“我们在对古城进行保护与开发管理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进行,实现了古城保护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民本化。”阆中市政协主席宋俊在会上介绍了该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扶贫开发方面所做的工作。
据了解,阆中于2003年9月成立了阆中市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古城保护与开发管理。2004年10月,省人大颁布了《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7年,阆中市人大审议通过了《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该市建立和完善了古管委定期联席会议、部门周三联席现场办公(古保、规划、城建、城管、保宁等单位定期联合现场办公)、古城包街巡查、古城修缮准入等8项工作制度,明确了21个职能部门在古城保护与管理工作中的职能职责。阆中市政府还出台了《阆中古城修缮指南》、《古城风貌整治技术要点》等规范性文件,对修缮古城民居的高度、材质、体量、色彩、风格等10大项53个小项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古城原风貌电子档案,拍摄了古城格局、古街道、古院落、古墙、古井等重点古遗迹,建立古城保护资源影像档案。聘请专家对古城寰、城墙、衙署、寺庙、楼阁、院落等25个类别224处古遗迹进行了史料考证和编辑,建立古城资源保护档案等。
在扶贫工作方面,阆中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42个、贫困户23620户、61807人,贫困发生率9.69%。通过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贫困村面貌不断改善,贫困户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会上,“双帽”六县(市)达成协议,将请求国家文化部、旅游局给予指导支持,促进“双帽”六县(市)文化旅游高度融合,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请求国家层面建立部委联系帮扶“双帽”六县(市)机制。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实行“一对一”联系帮扶,并选派干部到“双帽”六县(市)挂职。请求住建部、文物局加大国保单位及古街区、古民居抢救性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对“双帽”六县(市)给予单列支持等。
新闻推荐
8月4日上午,南充市农村信用社2015职工运动会颁奖仪式在阆中市体育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市9个县市(区)及省联社南充办事处的10支代表队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共400余人出席了闭幕式。南充市农村信...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