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东方 文/图
曼妙的足上风情,演绎出流传千年的古老民俗。央视狗年春晚,来自四川阆中市的民俗舞蹈节目《亮花鞋》以震撼、雅致、极具川北阆中特色,惊艳全场,给海内外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春晚华丽落幕,《人民日报》随即推出观众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活动,四川代表作《亮花鞋》人气居高不下,有观众称赞《亮花鞋》是狗年春晚最精彩好看的民俗舞蹈。
《亮花鞋》演绎千年古老民俗
飘逸浓浓中国年味
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古城,是春节文化发源地,素有“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美名。
每逢正月初一和二月初二,阆中姑娘们都要穿着新衣和花鞋赶场赴会,比一比谁的女红做得精细,然后大家在一起载歌载舞,期盼风调雨顺。年轻姑娘还会以亮花鞋为媒,赢得心上人的欢心。
正月初六,记者前往阆中古城,采访到《亮花鞋》群舞中一位舞蹈演员谢天源。
站在嘉陵江畔华胥广场上,娇艳的红梅花瓣轻轻翻飞,沁人肺腑的花香令人醉迷。在华胥塑像下,谢天源如一只蝴蝶轻移莲步,摇摇欲坠,自信由内而发,柔软纤细的玉手旋转挥舞,轻盈妙曼的舞姿成为广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惹得路人驻足痴望。
今年24岁的谢天源从小在阆中古城长大,毕业参加工作后,留在阆中师范学校教书,是一名舞蹈老师。央视狗年春晚舞蹈《亮花鞋》,在充分展示了阆中春节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圆了谢天源的舞蹈梦。
一块墨黑色的巨幕挡住,只露出姑娘的美腿,一束灯光打在一双灵动活泼的美脚上,让人不免产生“脚”会说话的错觉。随着川北花灯小调的乐曲,姑娘们时而紧紧合住双脚,时而又像扇子一样打开,营造出足浪翻滚的视觉效果,俏皮活泼、千变万化的脚上动作让人眼花缭乱。作为央视春晚打造的重头压轴戏,《亮花鞋》甫一亮相便以其独特的舞美表现形式,美得让人窒息。
谢天源告诉记者,开场露出的这双美腿是在132个上台的舞蹈演员里精心挑选出来的。随着舞蹈高潮迭起,132双美脚穿上132双花绣鞋,同时还有几十名男演员,用手穿上绣花鞋,勾勒出姑娘们的美脚“倒影”,更增添了一份舞台表情形态,成为一绝。整过《亮花鞋》节目时长4分多钟,露脸的演员只有106人,其她演员都成为幕后“英雄”。据悉,用脚表达舞蹈情感,这在央视历届春晚舞蹈节目中尚属首例。
痴迷舞蹈18年
阆中妹儿从古城跳到春晚
“终于等来了这一天,那些辛苦与疼痛都不及我对苞米的思恋。72天母子分离、72天不吃米饭和晚餐,无数次的动作练习,带病咬牙坚持排练,才让我能够站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因为有《亮花鞋》、有《亮花鞋》各位导演和我的家人,才使我梦想成真,我的努力是为了让全国人民能认识我可爱的家乡——阆中古城,同时做一个让苞米骄傲的妈妈!”
这条看似普通的微信朋友圈消息一发出,经谢天源的朋友相互转载,让阆中的乡亲父老一时间炸开了锅,惊喜万分。以往是朋友圈屏霸,这三个月,谢天源却“销声匿迹”,只因肩负着一个需要保密的任务——上春晚。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谢天源腿上满是淤青,她莞尔一笑地告诉记者,这是三个多月的高强度训练造成的。其中的泪水与汗水都被这一笑轻轻带过。
这般坚强源自于谢天源多年来的坚持,从6岁起就开始学习跳舞,古城里的青石板路,是她最早的“舞台”。7年前,谢天源舞蹈专业毕业,回到阆中,成为阆中师范学校的一名舞蹈老师。喜欢跳舞的她,对舞蹈教学充满热情。
她清晰记得,在去年11月24日接到一个任务,学校选拔36名学生,排一个群舞。当时,她只知道这个舞蹈要演绎阆中老观镇的民俗“亮花鞋”,并不知道,这一跳,就跳向了春晚。
满满牵挂与不舍
辣妈泪别9个月儿子
“在学校只是试排,直到去年12月6日才接到通知,要求第二天前往广州参加集训。”谢天源告诉记者,通知要求次日前往广州,参加舞蹈《亮花鞋》二轮排练,并且隐约获悉,如果顺利,这个舞蹈将可能登上央视狗年春晚舞台。
接到消息的谢天源激动不已,但家里9个多月的儿子小苞米,却让她踌躇。“儿子还在哺乳期,刚学会喊妈妈,那几天又感冒,如果我要去广州参加排练,就必须给孩子断奶。”可是医生却说,孩子感冒严重,并不适合断奶。
要想上春晚,就要第二天去广州,就必须给儿子断奶。这让这个年轻的妈妈心如刀绞。但家里两位母亲和丈夫石皓月此刻却站了出来:“孩子我们会照顾好,你要把握这个机会,让全世界都看到阆中的风采。”丈夫石皓月是苗族人,从小在歌舞的熏陶下,非常理解谢天源对舞蹈的梦想。
于是,这位阆中妹儿一咬牙,辞别了家人,赶赴广州,参加集训。谢天源告诉记者,集训很辛苦,平均一天训练14个小时,经常练到凌晨一两点,谢天源只能抽空通过视频和家人联系。
去年12月18日,谢天源和《亮花鞋》全组来到北京参加联排。站在春晚联排现场,谢天源丝毫都不敢松懈。直到2月14日晚,春晚节目单公布,才相信自己真的要上春晚了。谢天源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和家人分享,想到能成为儿子骄傲的妈妈,她激动地哭了。
年夜饭是一小碗白米饭
她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
2月15日是年三十,谢天源参加的央视春晚,将陪伴千家万户共享“年夜饭”。而谢天源的年夜饭,是一小碗白米饭,她要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12月参加《亮花鞋》时,我还在哺乳期,有120多斤。导演说,要控制身形。” 谢天源告诉记者,不吃米饭和晚餐,72天时间瘦了15斤。年三十中午,感受到春晚现场浓浓的节日氛围,谢天源没忍住,要了一小碗白米饭,当作自己的年夜饭。
“参加春晚的整个过程确实很辛苦,但整场晚会所有的演员都是如此,大家都希望呈现最好的状态。而我,更希望能展现春节文化之乡阆中的风采。”谢天源说,《亮花鞋》登上春晚舞台,是阆中作为中国春节之乡,向全世界的一次响亮发声。而她作为土生土长的阆中古城人,更要全力以赴。
春晚结束后,谢天源直奔机场,从北京飞往南充。丈夫石皓月从阆中到机场接她回家,三个多月的离别,谢天源强忍住泪水,直到回家看到小苞米那一刻,她那饱含着深情的泪水夺眶而出……
家人的支持
是她最大的动力
除夕夜的谢天源家里,丈夫石皓月带着儿子小苞米正在看春晚。不少亲友也纷纷赶来,等待《亮花鞋》惊艳亮相。同谢天源家一样,阆中古城万人空巷,人们都在耐心等待。虽然节目单已经公布《亮花鞋》要等到凌晨才表演,但家里人一整天都守着电视机。
“关于春晚后台的报道,我们都看了,希望在里面找到她的身影。”丈夫石皓月告诉记者,妻子参加春晚,对这个小家庭而言也是一种荣耀,全家人都为她骄傲。但视频里看到谢天源满腿淤青,旧伤未好又添新伤时,“还是很心疼!”
16日零点28分,舞蹈《亮花鞋》在春晚主会场亮相。演员很多,妆容扮相都几乎一模一样,石皓月和家人却敏锐捕捉到谢天源的身影。时间太晚,儿子小苞米在奶奶怀里有些犯困。但奶奶一直告诉小苞米:“这是妈妈,跳舞的是妈妈呀!”全家人沸腾了,阆中古城沸腾了!
谢天源舞蹈经历
6岁起习舞、12岁进入四川省舞蹈学校、2010年毕业。同年9月进入阆中师范学校任舞蹈教师至今。
2011年参加阆中市建市20周年文艺晚会个别节目编排及主跳。2011年起连续四年参加阆中市教科局春晚。连续7年任阆中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能力汇报演出节目指导教师。2012年参加南充市第四届运动会开闭幕式、担任节目编排及舞蹈《梦回华胥》主跳。2013年参加央视侨联春晚担任舞蹈《亮花鞋》主跳。2014年1月参加央视4套《城市一对一》节目录制。2014年4月参加幼教专家走基层“关爱启蒙者——流动课堂”西部行活动中晚会节目编排。2014年,西华师大学前教育高峰论坛,担任舞蹈《亮花鞋》编导及主跳。2015年在南充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学前教育赛事中,指导的5名参赛学生获得两名一等奖、三名二等奖。2017年指导三名学生参加南充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取得一个一等奖及两个二等奖。2018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蹈《亮花鞋》表演。
延伸阅读
神奇绚丽的四川民俗表演
还有这些
火龙灯舞
“火龙灯舞”起源于南宋,,按民间信仰的“蛇身、鹿角、虎眼、牛耳、象腿、马鬃、鱼鳞、兽须”等吉祥之物,创造了“火龙灯舞”这一民间表演艺术。 为了使火龙表演更神奇绚丽,故研制了独特的火药,其热量低、火花艳丽、火龙流长、喷射有力,可烧龙灯又可烧舞龙者之身。 因此火龙灯舞是融龙、灯、舞、火焰于一体的神奇、美妙、惊险的艺术表演。 “火龙灯舞”历史悠久、流传甚广,逢年过节及兴典盛事都有舞龙风俗。其场面壮观:宫灯、排灯、牌灯开道前行,伴着乐器声,龙身随龙头起伏摆动作出相应飞舞姿态,烧花人对准队伍进行烧花,场面华美绚丽。
新龙锅庄
新龙锅庄不仅仅是新龙文化的典型代表,还是康巴民间歌舞的典范,在民间有“知巴塘弦子者,皆晓新龙锅庄”的说法。就其类型而言,大致可分为上瞻锅庄、中瞻锅庄和下瞻锅庄三类。这三种类型的锅庄,既体现出新龙锅庄风格的基本一致性,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在其他地区的锅庄中是少见的。 新龙锅庄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鲜明的地域性、突出的人文内涵、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独具个性,其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十分突出。
巴塘弦子
“弦子”意为圆圈舞,是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因源于甘孜地区巴塘县,故被称为“巴塘弦子”,而巴塘县则被誉为“弦子的故乡”。“巴塘弦子”是原始舞蹈的遗存,其律动源于农耕,是巴塘先民在长期的农耕劳作过程中创造发展而来的,舞步轻盈舒展、舞姿柔美典雅。“三步一撩、一步一靠”是它的基本律动特点,其含胸、颤膝及长袖的绕、拖、撩、盖等动作形成了不同一般的地域舞蹈特色。舞蹈时男女舞队各围成半圈,时而聚圆,时而分开,且哥且舞;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豪放粗犷之美;女子突出长袖轻柔舒展之美。“巴塘弦子”曲调优美,短小精悍,节奏整齐,易唱易记,注重柔和多变、优美抒情的特点,唱词内容包括祭歌、团聚歌,风土人情歌、婚嫁欢歌、情歌、悲歌、祝福歌等。
钟河
新闻推荐
2018年春节大假 南充接待游客78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52亿元,同比增长21.8%
本报讯(王石柱记者李奎)刚刚过去的春节大假,南充旅游喜获丰收。2月21日,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今年春节大假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782.6万人次,同比增长17.3%,接待游客和实现旅游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