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晚报记者 张松 文/图
本报讯“见到长辈都要问好,过街要走人行横道。”5月26日, 在阆中市七里街道凌家坝社区还房小区,56岁的袁女士认真地教导着4岁的小孙女。
凌家坝社区过去是郊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全村居民搬进集中修建的还房小区,一夜之间从村民变成市民。但是,过去村里单家独户养成的粗放式生活习惯,比如放群小鸡、养几只山羊等一时难以纠正,与如今居民小区集约化居住环境格格不入。与此同时,小区内垃圾乱扔,车辆乱摆,房前楼里,到处都摆满杂物,小区秩序混乱不已。
阆中市开展双创活动以来,凌家坝社区把村民召集在一起,共同研究文明小区建设问题。 他们选出居民代表,到古城的优秀小区去参观,观摩文明小区的生活。社区又向每一位外出务工的村民发出信函,号召大家支持社区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在外务工的村民积极支持此项活动, 他们纷纷向家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提要求,让他们全力配合社区工作。
社区在还房小区内举办邻里节,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道德模范和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先后评出市文明家庭1户,县市级文明家庭2户,街道“十大孝星”1人,新区“十大新居民”2人。社区还请来了师范学校的学生,在每天下午开设“四点半”课堂,为小区学生提供辅导服务。
“这个村过去全是农民,转化成居民后, 大家坚持与过去的不良习惯说‘再见’,家家尊老爱幼、勤劳有礼,小区内不再乱摆乱放,院坝成了花园,很多人都成了模范居民。” 凌家坝社区党委书记凌元翔说,在当前阆中全市“双创”活动中,凌家坝社区也成为了模范社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力)5月24日,记者从阆中水城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随着阆中水城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目前水城项目北大门已...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