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铁路39.8公里
过境高速公路49公里
普通公路6000余公里
1039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
●张枥 李果 曹伯同
公路通,百业兴。近年来,南部县不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农村地区交通状况,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如今,通乡达村的交通路网改变了出行条件,切实帮助生产发展,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信心满满。
引来增收门道
盛夏时节的八尔湖,一汪碧水送来阵阵清凉。村民廖施艺站在自家农家乐门前,喜笑颜开地迎送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廖施艺家住大堰乡任江寺村,位于八尔湖风景区的核心景区。自2014年当地启动建设旅游度假景区,打通景区道路及环湖路后,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农家乐数量不断增加,生意也越来越好。
大堰乡党委书记梁先辉介绍,2013年以前,该乡受交通条件限制,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后来,随着景区开发,路网逐渐成形,游客们纷至沓来,当地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等形式实现脱贫致富。“到201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1万元。交通条件的改善,让大家尝到了甜头,日子有了盼头。”
“把交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纽带。通过完善交通路网,带动旅游业发展,改变单一依靠旅游景点而后发无力的状况。”该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只有打通“外相连、内畅通”的运输通道,构筑旅游精品环线,才能支撑起旅游连片开发,带动群众持续增收、长效致富。
据介绍,为切实发挥交通扶贫在旅游连片开发中的支撑效应,南部县不断加大旅游通道、旅游环线和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围绕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主题,完成八尔湖环湖公路建设13公里、危病桥改造3座,推进巴南高速公路大堰段互通连接线工程开工建设,保障定水至升钟湖旅游公路建设进度,完工G245线(原S101线)河东至仪陇界路面改造工程。
“交通扶贫不仅要让沿线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要让大家的生活美起来。”该负责人说,该县将继续加快推进公路路网建设进度,力争南部县入城景观大道建设、南部嘉陵江三桥、S208线神坝至花罐段等项目全面开工,力争省道101线绕南部县城过境改线一级公路(河东段)建成通车,进一步增强路网活力,为解决区域性贫困提供交通支撑。
铺就致富通道
“村道加宽、组道连通了,过去拉化肥、送农资基本靠人力,现在车子直接送到家里,真的太好了。”走进永定镇白田村,村民们谈起交通扶贫给村子带来的变化,连连称赞。
过去,白田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建设历史欠账大,几乎没有到组到户的道路,仅有的一条村道还不足3米宽,群众出行极其不便,生产生活资料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群众增收门路窄,道路不通成为制约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2014年以来,该村努力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采取“项目补贴+群众自筹”的办法,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新修和加宽了村组水泥路11.6公里,建桥1座,帮助全村群众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如今的白田村,不仅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还发展了柑橘产业园100余亩。“路修通了后,我们还引进了新希望集团来发展养殖。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致富门路。”该村“第一书记”肖钦说,交通扶贫让该村有了发展底气,实现了产业升级换代。
“产业围绕公路走,公路围绕产业建。”该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县坚持以交通先行作为扶贫工作的引领,着力打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最后一公里”,抓好“升级干线,构建环线,打通节点,连接乡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网络持续完善,不仅破解了出行难问题,也让产业得到持续发展。
据了解,2016年,南部县全面推进农村路网建设,规划农村公路桥梁建设项目931个、县乡道路建设项目78个、通村公路改造加宽项目1035个、通村公路完善项目1435个,新建村组道路926公里、新增入户便民路885公里,实现全县1039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198个贫困村、60个2016年已退出贫困村全部达到“村有通村硬化路”的目标。
拓宽增收渠道
7月31日,记者来到成巴高速公路南部段碧龙乡服务区,只见10余辆大大小小的汽车停靠在这里,不少司机正将选购好的农副产品往车上搬。
“这个服务区有两个农副产品销售点,附近的许多村民都把自家的农产品拿来这里销售。”碧龙乡铁炉沟村村民许文民告诉记者,由于摊位都是免费提供,自产的农副产品销路较好。靠着售卖脆香甜柚、家禽等,每个摊位每年能获利近万元。
据介绍,碧龙乡之所以能抓住这一商机,得益于该县持续发力的交通扶贫政策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为让交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贫困群众,我们在碧龙服务区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开放式服务区,并设立农副产品销售点,解决农产品销售‘无平台、无通道\’问题。”该乡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为切实发挥交通扶贫的基础作用,碧龙乡乘势而上,着力打造交通经济路网,在服务区周边村庄新建村道公路15公里、便民路23公里。实现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的路网连接,构建了“一线串珠、循环到村、连接到组、辐射到户”的路网格局。
据了解,为放大交通改善带来的产业支撑效应,该乡还沿村道公路发展了脆香甜柚、柑橘、核桃、蔬菜等种植示范片1300余亩,培育了小家禽、小作坊等“四小工程”示范户近20户,帮助贫困群众通过服务区实现农产品快速销售、直接增收。
“几年前,我们这些农民在家根本挣不到钱,不得不出去打工。现在,依靠高速公路打开了销售渠道,产业循环路连通增收项目,不仅水果销得好,就连玉米、南瓜、花生等都有客人来买。”碧龙乡铁炉沟村党支部书记许正强介绍说,交通扶贫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活力,带动当地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目前,该县已拥有过境铁路39.8公里,过境高速公路49公里,普通公路6000余公里,以铁路、高速公路为枢纽,国省干线和嘉陵江航道为骨架,通乡通村公路和支小河流(渡口)为网络的交通扶贫网络基本形成。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闫新宇“一到南部,老区人民的勤劳善良、热情朴实让我感觉就像回到了家……”5月底,在南充南部县委办公室,与记者刚一见面,时任南部县委副书记的赵晨阳就如是说,“既然是家,就应该为家...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