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南部 > 正文

放弃高薪回乡务农,“新农人”谢松:“我的根在农村”

来源:南充日报 2019-08-21 01:11   https://www.yybnet.net/

●李果 周静

“我的根在农村,我要回农村发展。”正是基于这个朴实的想法,南部县肖家乡人谢松放弃了广州年收入近30万元的工作,回到老家南部县,流转土地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不仅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还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好不容易走出农村,并闯出了一点名堂,如今却要再回农村,谢松的家人一 开始是坚决反对的:“我们搞了一辈子农业,都没看到有啥前途。我不信你娃还能将泥巴变成金砖。”

谢松理解父母的想法,“当农民不易啊,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也仅够温饱。”

正因为看到了父辈的不易,谢松更坚定了回乡发展的决心:“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土地成片撂荒,地里杂草丛生,看着就心疼。”

勉强说服了家人,谢松在老家肖家乡石宝地村流转荒地400余亩,开始开荒垦地。

“我最初的想法是搞种养结合。”谢松说,土地整理结束后,他专程到阆中市洪山镇一家养牛场打工,学习养牛技术。后考虑到发展养殖业易污染环境,谢松立即改种玉米。

“按照亩产800斤、每斤1元的价格计算,加上玉米秸秆的销售价格,当年的收入预计可达40万元。”2015年8月,谢松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心里乐滋滋的,可忙完秋收盘点收入,却发现亏损了10余万元。“土地租金10多万,种子、农药、化肥,这些都是硬性支出,再加上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亏损,让谢松“压力山大”。

“我们种了一辈子地,哪个靠种地发了财?”原本就不赞同他回家搞农业的家人,反对声音更加强烈了。

倔强的谢松偏就不信这个邪,他始终坚信,现代农业大有可为。于是,白天干活,晚上学习,他时刻思考着如何扭亏为赢。

“2016年开始购买收割机、玉米秸秆自动打捆机,提高机械化率。”谢松回忆,2017年,在原县农牧业局的帮扶下,硬化了3.5公里机耕道,解决了运输难题。2018年,谢松经营的合作社扭亏为盈,实现年收入50余万元。今年5月,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将谢松的农业合作社确定为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试验新玉米品种,同时为谢松提供施肥、除草、除虫等一系列技术指导。“有了专家的技术指导,我的底气更足、干劲更足。”如今,谢松浑身是劲。

2018年合作社逐渐走上正轨后,谢松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在黄金镇、群龙乡流转了100余亩土地。同时,为了回报乡亲们,谢松还将高粱种子免费发给周围群众,然后以市场价格回收高粱,同时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务工机会,每年支出人工工资近10万元。

基地的玉米秸秆供应给县内一家大型养殖场,其他粮食直接销往成都一家粮食公司,销路不愁。他专门到宜宾学习酿酒技术,准备建一家酿酒厂。谢松憧憬着,等酿酒厂建好后,将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自酿白酒,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南部这方水土的味道。

新闻推荐

东西部医疗协作扶贫再加力

“超女来了”走进南部县家庭与生活报讯(罗阳记者王厚军)8月7日至8日,温州市人民医院“超女来了”公益团队走进南部县,在...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放弃高薪回乡务农,“新农人”谢松:“我的根在农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