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莉
2007年8月,南充市顺庆区被省市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经过4年多时间建设,该区按照“区域化布局、点状开放、梯度推进”的原则,在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走出自己的路子,整体上形成了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与民生统筹一体、协调推进的发展格局。
谋化:优化产业发展支撑城乡统筹
“4年前,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一条可进出的道路,没有一段燃气管道,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7月12日,在潆华工业园区内,何家弯村民何登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 在2007年底,当地村民们看着大批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工程车辆开进何家湾村时,脸上充满惊奇:“这么多工程车开到这个山连山、沟连沟的地方来做啥?”
随着园区建设工程的纵深推进,一个叫做“潆华工业园”的工业新城在何家湾村闪亮登场。从此,村民们不再居住在古老陈旧的瓦房里,搬进了宽敞明亮、环境优美的现代建筑小区。有了企业入驻园区,当地村民也不再走进地里进行传统的备耕备种,他们走进企业,成为企业的一名工人。
经过3年多时间的建设,顺庆人搬掉山丘34座,填沟9条,建起3.4公里防洪渠,80余公里道路,水电气管网全部建成,平整出4000多亩土地……目前,园区建成面积已达7平方公里,签约入驻企业有50余家,成功引进厦门日上车轮、华塑控股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发展,基本形成以机械汽配、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新型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顺庆工业化水平,就是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核心动力。”顺庆区委书记伍果丽在关于对顺庆工业未来如何发展时说。
据介绍,顺庆区坚持“强三优二特一”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招引名企名店、打造特色街区等推进城市商贸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园区化发展;在农业产业上坚持“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定位,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这就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核心支撑。
突破:强化路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顺庆区荆溪街道办的居民张晓祥是潆华工业园区企业厦门日上车轮的一名员工,张晓祥每月的工资有3000多元,每天骑摩托车沿着府荆路上下班,只需20多分钟时间。这条大道的建成通车,不仅缩短了他回家的路,也改变了他和荆溪街居民的生活。
“府荆路是北部新城首条建成通车的公路,标志着南充城市发展格局破‘墙\’北拓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据顺庆区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人介绍,府荆路的建成通车,就等于把这座“墙”拆开,从此北部新城荆溪片区与主城区融为一体。
近年来,顺庆区突出基础先行,着力在完善发展功能、增强发展后劲上下功夫。高标准、高起点推进主城区至潆溪、搬罾、新复三条主干道建设,建立城市和近郊乡镇快速通道,实现城市和乡镇有机接轨。高标准、高起点推进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的农村道路建设,加快园区道路环线和农村公路网络优化升级,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区域“半小时经济圈”,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亮点:推进集镇发展农民真正受益
村民何家贵现在住在潆溪街道上,随着北部新城建设的推进,原潆溪镇成为了街道办事处,整个区域也纳入城市化发展规划范围,受益的还是原来镇上的老百姓。“以前买东西喜欢往城里面跑,现在好多东西在本地就能买到。”何家贵说,现在潆溪道路上也安装了城里头才有的隔离带,道路两旁种满绿树,贩卖各类商品的店家在街道上“安营扎寨”,川东北汽贸中心、潆溪职业教育城坐落潆溪,看着自己居住的地方现在变化这么大,在此生活了40多年的何家贵心里乐滋滋的。
据了解,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潆溪、荆溪已成为新的城市组团,扩大了城市规模,拓展了城市空间。
同样在农村里,村民也得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惠。“兄弟你看,我的大棚就在那边……”站在自己刚搬进的两楼一底“小洋房”的阳台上,搬罾镇干堰塘村村民肖和平指着远处连片的大棚兴高采烈地说。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该区在干堰塘搞起新型农民社区,经过3年多的时间建设,如今干堰塘村600户村民已有200余户住进了农民社区,在这连片的居住区,不仅有居民活动场所、广场院坝、商家商铺、医疗卫生室,旁边还有连片的蔬菜大棚,当地村民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在收入上也较以前大大提高。“以城市为核心、重点集镇为支撑、新农场为支点,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走出了一条一体化发展道路。”该区相关负责人说。 陈钧先 实习记者 魏莉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南充市政府与省交投集团港航公司就合作投资建设重点项目召开座谈会。会上,南充市与港航公司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深化政企合作,就涉及交通、能源、城市综合开发等方面的7个...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