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陈兵
“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主流媒体勇挑做好党和人民喉舌的重担……我要为攀枝花点个赞!”2月24日,66岁的李应国老人一边翻看《攀枝花日报》和《攀枝花晚报》,一边向记者讲诉他从南充来攀生活这两年多时间里的切身感触。
点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
春节期间,平日里乐于观察的李应国在饭后散步时看到,攀枝花市政府办公楼前立起了一块公告牌,上面写着“春节期间,欢迎外地车辆入内免费停车,本地车辆礼让外地车辆。”
“立这块牌子虽是细节,却向外界展示了攀枝花良好的城市形象,在全市起到了带头作用,我要为他们点个赞!”李应国告诉记者,像这样要为攀枝花点赞的事情还有很多:《攀枝花日报》上曾刊登的一封关于市委书记刘成鸣及时回复并处理村民诉求的来信;市内某社区实行居民自治,将社区所有账目等明细全部如实登报上榜,让社区居民“过明白日子”;攀枝花许多机关单位公布了主要负责人的联系电话,以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在攀枝花生活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李应国对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攀枝花好事”记忆深刻,赞不绝口。
点赞:攀枝花日报社当好喉舌
“我还想为攀枝花日报社点个赞。”李应国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年龄大了,不懂新媒体,很多信息只能通过报纸了解。于是,攀枝花日报社的《攀枝花日报》和《攀枝花晚报》成了他了解攀枝花大事小情的重要途径。
“报纸的宣传报道及时、全面、给力,是我在攀枝花的一双好眼睛,攀枝花日报社真的起到了做好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我要为他们点个赞!”来攀两年多的日子里,李应国几乎收藏了每一期的报纸,每每看到精彩的新闻事件,他都习惯将其标记起来。如今,每天读《攀枝花日报》和《攀枝花晚报》已经成了李应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位热爱生活、乐于观察的老人已经与攀枝花紧密联系在一起,“希望攀枝花这朵英雄花开得更鲜艳!”李应国为攀枝花送上新春祝福。
新闻推荐
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由人间大爱共同抒写的日子。在今年“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以大爱和生命的名义,向献血者致敬,共同感谢坚持无偿献血的人们,他...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