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伍力
近日,南充市出台规定,从今年暑假开始,开展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有偿补课专项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学校违规补课情况和教师有偿补课两个方面,除高中毕业年级外,严禁学校以任何名目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补课。对于违规补课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把教师是否违规补课及乱收费纳入师德评价内容,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
年年暑假,年年禁补。此次南充再次划定禁补红线,并将是否违规补课纳入考核,可谓措施逗硬,以至有人将其称之为“最强禁补令”。但是,以行政手段强行叫停补课,仍然引来当地不少质疑。
一方面,禁补令只针对学校教师,却管不住社会培训机构,反而助推了家教市场。没有熟悉的教师,家长只能凭口碑与广告做出选择,常常花了“冤枉钱”却买不回好成绩。另一方面,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考试升学仍是压在每个学生家长心中的一块大石,有补课意愿的家庭不在少数。教育行政部门如果不仔细区分,或者创新工作方法,依然试图用“一刀切”的命令达到禁补效果,多少有“懒政”之嫌。
记者认为,整治严查“有偿补课”,除了加强学校、老师的监管外,更需要多方配合。首先,长期以来形成的 “唯成绩论”,令许多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有家长只是因为假期无暇照看,将子女送去补习了事。因此,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更加尊重子女个人意愿是许多家长的应尽之责。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出台统一规范的课外补习管理办法,就内容、费用、对象等作出具体要求,满足部分学生的补课意愿,做到区别对待。
新闻推荐
省检察院出台司法救助工作细则,将救助对象扩大至8类困难群众本报讯(余晶晶记者张立东)在检察机关申请司法救助,以前只限于刑事被害人,而根据省检察院日前出台的《四川省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