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旭辉 文海 周雪梅
秋季开学季即将到来,一些贫困学生又开始为学费发愁。为让贫困学生安心上学,今年,嘉陵区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建立了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教育救助体系,铺平贫困学生的求学之路。
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助学贷款
8月20日,记者走进嘉陵区农村信用联社办事大厅贷款办理窗口,一块“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窗口前,聚集了不少贫困大学新生及其家长,他们正在咨询新生助学贷款事宜。工作人员详细地为学生和家长解释相关政策。
“目前,准大学生们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这让部分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既喜又忧,为能圆梦大学而喜,也为高额的学费发愁。”嘉陵区农村信用联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该社各营业网点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为贫困大学新生办理助学贷款。
据了解,自2009年8月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来,该区农村信用联社已向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600余笔,助学贷款金额达1000余万元。
多方筹集资金资助贫困学生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我一定会刻苦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8月24日,今年考入南充高中的贫困生唐俊寒从嘉陵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3000元爱心助学金时感激地说。唐俊寒家住曲水镇大生桥村,其母因病去世,家中债台高筑。今年,16岁的唐俊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充高中。面对即将支付的一大笔学费和生活费,她和家人一筹莫展。政府开展的助学活动为她解了燃眉之急。
“决不能让每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辍学。”嘉陵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局筹集资金30多万元,资助159贫困学生。
专项救助不让特困生为学费发愁
“感谢党和政府,给我孙女提供生活补贴,让她能够好好上学。”在嘉陵区安平镇刘艳同学的家中,刘艳的奶奶拉着记者的手感激地说,政府每年给刘艳提供了1000元生活补贴,着实为这个贫困家庭解除了一时之需。
据介绍,刘艳是安平中学初中学生,父亲多年在外,从不管家里的事。母亲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靠国家补助和亲属帮助度日。
“学校了解到刘艳家的实际情况后,把她列为特困救助对象,每年提供1000元生活补贴。”安平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校24名特困生获得了救助。
嘉陵区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实施特困学生专项救助,按小学生每年800元、中学生每年1000元的救助标准,让特困生不再为学费发愁。近年来,该区共资助1196名特困生,提供资助金102万余元。
据了解,目前,嘉陵区已建立覆盖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升华)8月23日,记者走进南鑫国际建材物流城,只见一栋栋标准化建筑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加紧施工,为10月投入运行作准备。据介绍,该项目选址落户高坪,看中的正是这里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