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樊俊)挖土机机声隆隆、运输车穿梭往来、工人挥汗如雨……11月13日,位于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的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幅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该项目正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加快推进。
记者在该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昔日的丘陵地貌已被整治成一片平坦的土地,花园路和吉利大道两条新建的公路呈“丁”字形交会于此。
“为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配套建设的花园路和吉利大道的部分建成路段已投入使用。”该区工业集中区工程科科长何远平介绍说,花园路全长3.3公里,目前已建成1.83公里;吉利大道全长1.6公里,已建成0.83公里。两条道路均宽24米,双向4车道。目前,围绕项目周边的全长1公里、宽24米的吉利路,以及1公里河道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勘察设计。
“2014年12月31日,吉利项目正式落户嘉陵;2015年4月底,完成吉利项目一期先期500亩土地场平;2015年7月初,完成项目一期剩余500亩土地场平以及1.83公里花园路和0.83公里吉利大道建设;2015年7月9日,吉利项目开工……”何远平专门为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做的一本“大事记”上,清晰地记录了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的成长点滴。
“自从该项目签约落户后,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列出时间表、路线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全力打好吉利项目攻坚战。”何远平说,仅仅是1000亩项目用地的场平,就开挖了500多万立方米土石方。为了将场地如期交给吉利,在施工高峰时期,项目现场每天有200多辆挖掘机、装载机以及运输车辆施工,施工人员达千人以上。
“目前,工地每天有上百台施工车辆、300多名施工人员在加紧工作。厂区500个钻探点位的地质详勘已全部完成。”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正在进行办公大楼和车辆发运中心建设。其中,办公大楼正在进行第四层露面浇筑,车辆发运中心已进入地表作业;冲压车间、总装车间、车架联合车间等已完成设计方案,将于下个月陆续进场施工。
据介绍,为推进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吉利公司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南充项目部加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远在千里外的吉利项目总部已经与英国、奥地利等国的合作伙伴进行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开发和实验。
随着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的快速推进,其带动效应已经显现。元顺机械是嘉陵区一家专业生产汽车热交换器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年生产能力可达1万套。“我们正与吉利‘亲密接触\’,但要达到和吉利‘联姻\’的条件,生产能力还需要提高6倍。”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扩能和技改,以满足吉利的要求,早日“喜结连理”。
“嘉陵区有17家汽车汽配企业。”该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初步估计,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建成投产后,40%左右的汽配和零部件由本地企业提供。以元顺机械为例,目前该企业年产热交换器1万套,与吉利汽车配套后,产量将达6万套,产品质量也将大幅跃升。此外,山东潍柴、重庆元创等企业也紧跟吉利步伐,表达了入驻嘉陵区的愿望。该区已迅速派出小分队,主动联系了中国汽车产业协会、浙江汽车工业协会、河南汽车产业协会,并陆续到相关企业“敲门招商”。据初步估算,到2018年底,全区将新增汽车汽配规模以上企业16家,达到33家,新增产值200亿元。
■项目链接
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是吉利控股集团在国内布局的首个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于2014年12月31日签约,2015年7月9日正式开工。 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 占地1530亩,其中,一期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占地1000亩,将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和发动机加工、电控等生产线, 还将建设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 试车场等配套项目,打造年产1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和5万台燃气发动机的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并完全达产后, 将辐射整个东南亚,产品销往全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16亿元, 税收15亿元。
新闻推荐
校企联合 维护“舌尖上的健康”西南大学教授来南充市蔬菜基地指导有机蔬菜生产及管理
本报讯(记者成潮生)11月16日,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李成琼、司军等3位教授,来到位于高坪区走马乡金凤山村的南充有机蔬菜工程技术中心蔬菜基地,实地检验有机食品的可靠性。据了解,李成琼等专家已经...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